•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彷徨之刃2014

    彷徨之刃2014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韩国2014

    主演:郑在咏,李星民,徐俊英,崔相旭,李秀彬 

    导演:李正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人工中字

      世界奇妙物语2024夏季特别篇

    • HD

      天地正气2024

    • HD中字

      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 HD

      嫌疑人X的献身2008

    • HD中字

      洗冤录之西夏铁棺

    • HD

      拆弹专家2

    • HD中字

      调皮小精灵

    • HD中字

      狂蟒之灾3

     剧照

    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1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2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3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4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5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6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16彷徨之刃2014 剧照 NO.17

    剧情介绍

    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胜贤(郑在泳 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那乖巧可爱的女儿李秀珍(李秀彬 饰)会以一具冰冷的尸体的形式躺在自己的面前,然而事实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李秀珍被卷入了一场谋杀案中,成为了案件里的受害者。   某日,痛苦的胜贤收到了一封神秘 的信件,追随着信件中给出的线索,胜贤见到了女儿临死前最后的影像,绝望和愤怒之中,胜贤杀死了罪犯之一的哲勇,事件并没有就此结束,一位依然有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逍遥法外。哲勇的死吸引了警方的注意,一直在调查李秀珍一案的刑警亿观(李成民 饰)展开了对于胜贤的追捕。

     长篇影评

     1 ) 小孩杀大人是正常,大人杀小孩就太疯狂了?

    里面某警长一句“小孩杀大人是正常,大人杀小孩就太疯狂了”让人惊讶,什么时候已经变成这种逻辑了?!但貌似是这样。其实在犯罪中哪里分什么大人小孩,都是坏人罢了。未成年人犯罪,难道就可以逍遥法外?!但现在这种事情确实是越来越多。本该善良天真的小孩杀人,究竟是谁之过?酿就的悲剧中,受害人家庭的心碎该谁来买单? 家庭吗?这些年轻的杀人犯们,如果家庭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更好的教养,大概也不至于斯。“子不养父之过”,也许最终该买单的是养大这些社会败类的家庭,不过更甚,该买单的是这个社会-- 这个社会的黑暗面浸淫了这些“白纸”一样的小孩,最终,当他们渐渐长大,爪牙毕现,又开始将黑暗之刃对准这个社会。这样的悲剧循环,真是可叹又可恨!唉!
    不过即使是在黑暗的环境中,人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为什么要放任自己去堕落,任由自己被这些黑暗吞噬呢?!
    不过,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没有善恶之分,轻贱人命,不懂得感恩,他们也不会觉得这是黑暗。所以说,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
    唉,我又胡言乱语了!这些事情,能怎么办呢!?法律又不是万能的(更别说现在的法制还不健全!)真遇上这些事情,估计我也会像这个爸爸一样,失去理智,最后在对世界的失望绝望中选择离开。

     2 ) 受害人(家属)在以暴制暴的复仇路上收手的结局,我无法接受

    郑在咏演技很好,但我不能接受这个结局。

    韩国电影电视剧特别爱搞这个复仇到一半却收手的剧情,包括这部电影,包括几个月前的D.P:逃兵追缉令里的曹石峰。

    实话说,如果我是受害者家属,我可能大概率不会选择以暴制暴。但是既然走上复仇的路,能不能别总是选择血债血偿的这个人自己却放手了?走上这条路,就只剩下一条道走到黑,不存在回头路了,就好像开弓没有回头箭。

    所以我可以接受复完仇自首或自杀,这种雪地中莫名其妙幻想个女儿出来说:你已经做的更多了,收手吧。

    然后父亲就真的猎枪不上子弹,面对一群警察求死了?

    我可以理解,如果主角如果真的完成了复仇,观众对罪犯的怒气就得到了释放,可能未成年犯罪的处罚问题,就没法更大范围的引起讨论。那你完全可以整个“警察在父亲开枪之前先击毙父亲”的结局。这样或许还更有讽刺意味呢,未成年犯罪6个月就能出狱,复仇者反被警察击毙。我不能接受,选着走上一条不归路,自己内心上却先放下了(猎枪不上子弹),剩一个主谋却不杀了。

    确实,即使把主谋全杀了,也改变不了这世界。但是你留着不杀,也更加什么都改变不了啊!

    也别觉得那主谋最后被一堆围观群众拍了视频,就社会性死亡了。真的会这样吗?君不见10年前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如果他现在出狱了,长胖了,剪了个平头,改个李狗蛋的名字,即使他现在站在你们面前,你们真的能认出他就是当年的李天一吗?

    真的韩国影视剧,别再给我整个血债血偿的复仇者,半路却莫名其妙自己放手的结局了。你可以拍他复仇没成功,但别让他内心自己却先放下了啊。

     3 ) 匍匐的复仇

    (以下文字涉及剧透,谨慎阅读)


    这是韩国第三次把东野圭吾小说电影化的尝试,《白夜行》的完成度欠奉,《嫌疑人X的变身》算是有点意思,不过方银振的风格化与力度总会让人有种不适感,反而这一次的《彷徨之刃》是最初不抱希望,看过之后却小有惊喜,感觉还会在心里盘旋一阵子,简直不敢相信是《畅销书》导演李正浩的作品,看来好本子真的还是很重要。

    虽然是复仇戏,但又并不属于典型的韩式复仇,一点也不酷炫,一点也不迫切,一点也不血腥,因为那整个过程就像郑在泳所饰演的父亲的心境一样,愤怒并犹豫着,他在回忆自己杀掉第一个男孩的时候,同时回忆着自己女儿被欺凌的场景,交织对比中其实掺杂着非常复杂的心境,无法正视残忍的行为,却做出了同样,甚至更残忍的行为的他,也许自始至终都并不是一个自信的“杀手”。


    比起对于“凶手”这个个体呈现出的直接的恨意,驱使他踉跄着死磕的动力其实是来自内心的那份不甘。并没有悔意的少年,并不会得到严惩的少年犯,正是这样的现实语境为他那份充满遗憾的父爱找到出口。

    人们非常熟悉郑在泳在《球爱咖啡屋》《率性而活》《金氏漂流记》这类电影里的“怪咖”演技,但在正剧里他的发挥却是时好时坏的,不过在本片中他的情绪把握还是相当到位的,遗憾,愤怒,憋屈,适度节制的情感表达,令这部作品在父爱情绪的渲染上显现出了不一样的层次。

    但李成民饰演的警探似乎更为抢戏,观众完全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人类和作为公职人员,在表达情绪和履行职责之间的矛盾与真实,非常接地气的表演,极具信赖感。特别喜欢他对于韩式咆哮的处理手法,每次看见都觉得,虽然很韩国,但一点也不令人厌烦,有种令人上瘾的味道,他的热度既和郑在泳的虚凉形成对比,又相互照应,恰到好处。

    雪山追捕那场戏的视觉呈现其实拍得很漂亮,节奏的顿点也回避了对称感,令人觉得张弛有度,这场戏和最后的枪击一样,都是不像高潮的高潮,因为这注定是场“失败”的复仇,匍匐前行的圣贤,疲倦的挣扎着,在苍茫白雪的黑夜里,依旧渺小。

    这的确是很难改编的故事,但电影的立场却是不失分寸的,枪击对决的戏里四方各执己见,几乎都做了那个当下的自己“应尽”的事,没有任何人虚伪的越过了自己的界限,那种复杂的对峙拍得非常立体。杀人之刀的彷徨无可避免,但重要的和真实的是,杀手直到最后一刻也并没有放下那把刀,这场失败的复仇依然在缓慢的偏执里完成了它应存的意义。

    为何这个故事充满了憋屈感,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抛弃现实立场随心所欲,但又无法回避内心的情感迁移,警察形象没有全部统一的被刻画成脸谱化的庸碌无为,被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

    李成民在谈及自己选择此片的理由时说到,“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里没有超级英雄,没有完人。”

    电影的缺点,大概也是拍得不痛快,不勾人,不过倒觉得这种清洌冷静的处理是韩式电影里比较少见的,所以能够感受到制作上的用心,配乐上也没有什么渲染,淡淡的隐藏在环境声里,恰巧配合整部电影的情绪。

    我们期待的好电影是即使拍完了最后一场戏也不算真正结束的电影。对于法律正义所不及之处的无奈感,其实刻画得轻描淡写,但每当回忆着圣贤与亿观的对话时,之于“到此为止吧”的疑惑,始终萦绕心头。并不是在任何时候活下去就比死掉更有价值,也并不期许悔意,或是彻底原谅,但我们都为自己的选择尽到了努力。

    只是,活下去,从来都不是件痛快的事。

    李成民最后的眼神表达非常厉害,以这种表情作为特写结尾绝对不是容易的挑战,虽然这个take不够长,但完成度相当之高。

    也许本片纵向比较来说没有足够的不可替代性,但在2014上半年韩影商业作品里绝对是值得一看的作品,同时也是韩版目前改编东野圭吾作品里最稳健的一部。

     4 ) 观感明显好于2009日本版,故事讲得更透彻,角色刻画得更丰满

    2014韩国犯罪悬疑片《彷徨之刃》,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豆瓣评分7.3,时光网评分7.2。

    韩国版的观感明显好于2009日本版,故事讲得更透彻,角色刻画得更丰满,无论是父亲角色还是警察角色,都体现出了“彷徨”二字,双男主的两个演员都演得不错,都演出了情与法两难之下的彷徨与挣扎。

    未成年人犯罪无法接受法律制裁,是个非常残酷而矛盾的社会问题,有的未成年人犯下的罪行是令人发指的(比如本片中两个男孩性侵女孩致死),但却可以因为年龄而逃脱法律的严惩,法律在这种情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任何被害人家属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作家东野圭吾正是探讨了这一背景下的矛盾现实。

    这一题材是韩国犯罪片很感兴趣的题材,揭示人性的大尺度犯罪片历来是韩国电影的特色,本片中,未成年人性侵未成年人,被害人父亲千里追凶私刑处置,警察游离于情与法之间,未成年凶犯究竟该以什么方式得到严惩,构成了故事激烈的戏剧冲突。

    郑在咏和李星民都是韩国演技派演员,虽然不算一线男星,但表演都可圈可点。有趣的是,我看过本片后,觉得二人如果角色对调,各自都能有另一种发挥,两位男星从外形和演技上都很适合饰演对方的角色。

    两部电影故事框架大致相同、大同小异,韩国版细节更多、更胜一筹。

    在猎枪的来源上,日本版是来自于旅馆老板,韩国版是来自于妓院老鸨。

    性侵录像,日本版是录像带,韩国版与时俱进为影碟。

    父亲的消息来源,日本版是电话机留言,韩国版与时俱进为手机短信。

    在女儿的死因上,日本版强调了毒品注射过量而死,韩国版还额外强调了女儿有先天疾病,这一细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凶犯只能获得6个月刑期,从而促使警察向父亲透露凶犯信息。

    父亲深入妓院并杀死老鸨的剧情,在日本版中没有。

    父亲举枪的情节,日本版是父亲想看到凶犯的悔恨,韩国版

    我很喜欢本片的港台海报中的宣传语“非法正义”,这四个字恰如其分地点名了影片的主题,正所谓“合情合理不合法”。在本片中,未成年凶犯付出的法律代价太小了,而这仅仅是因为几岁的年龄差距。

    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共有三部,一是本片,二是2009年的日本版,三是2021年的中国版。各国争相拍成电影,足见原著小说之受欢迎。

     5 ) 从个人问题到社会问题

    除了后半段稍显拖沓以外,这部韩国犯罪电影还是相当的精彩。
    个人感觉影片对两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表现的比较深刻:
           一是国家对少年犯的惩罚力度是否得当,就像影片里那句“犯罪哪里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而已”。
          二是如果没有忏悔,我们是否还会选择饶恕。
    本人是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人,尤其现已为人父,感触更深。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如果我是那位爸爸也会杀掉他们的”,因为“对失去孩子的父母来说,没有什么剩下的人生”!

     6 ) 比起电影更喜欢原著

    《彷徨之刃》 和原著比出入蛮大的,故事背景一个日本一个韩国。印象比较深的是父亲杀害第一个男孩的场景。原著是父亲在看了录像之后少年回来了,电影是少年先回来,父亲躲在衣橱后面看到少年播放的录像。原著里,父亲拿菜刀狂砍,并且砍掉了男孩的某器官,可是电影里父亲只是用棍子把男孩打死了。这里我觉得还是原著更好更有深意,因为这种杀人手法更能体现一个父亲对待强暴自己女儿的罪犯的复仇心理。 还有父亲在旅馆杀了那个男人的情节在原著里没有,他在这里才拥有了那把枪然后知道另一个罪犯的下落。而不是原著里的他本来就有枪并且是从第一个罪犯那里知道罪犯二的下落。但是电影里能看出来父亲那个时候已经精神崩溃了,我觉得这里电影表现得不错。 在电影里,父亲去滑雪场疯狂问人,这里已经不是原著里父亲寻找人的细心和冷静了。更别提他和民宿女老板的故事。 我更喜欢原著,还有一个原因。对比起原著来说,电影对于主角的心理描写部分展现得肯定不够。比如父亲得到匿名消息第一次去罪犯家里,原著详细描写了父亲如何分析罪犯几时不在家而选择入门时间段的,但是电影里没能看出来。 还有那个懦弱的,给父亲报信的少年,他在原著里的心理描写很精彩,能看出他如何被其他两个少年威胁,他如何分析自己和那两个人的关系,他如何思考和警察坦白等等。这些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受到霸凌的少年,在求同和胆小之间做抉择的过程。 电影最后,父亲自杀死了,原著里是被警察开枪射死。我无法评判哪种死法更为妥当,各有作用吧。原著里被警察打死,读者可能会愤懑不平,痛恨这个现实的世界。而电影里父亲自杀则是他主动的选择,这就能让人思考他这么做的心理活动。

     短评

    未成年的坏家伙多着呢,杀人强奸就判六个月😡😡😡

    6分钟前
    • Vivian
    • 还行

    什么时候有资源啊?!

    7分钟前
    • 是 你的益达
    • 力荐

    没有一路高歌猛进的主角光环,也没有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政治正确。甚至都替他着急,怎么战斗力这么渣,怎么最后又放弃。可是,这才是普通的父亲,没有高智商的布局和战斗力爆表的复仇,有的只是愤怒绝望和悲忪,以及拼尽全力的一搏。到底什么是对的,似乎不管怎样都无能为力。

    8分钟前
    • 鲸落51.7
    • 推荐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一个父亲的复仇,悬疑性差了点。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个人认为改编的非常好!更戏剧化,效果更佳。父亲杀第一个少年的处理,小说和日版都是进屋发现女儿被性侵录像,等少年回来直接下杀手,这版让父亲进屋先是慌张躲在暗处,少年回来打开录像,暗处的父亲看到女儿被性侵录像,无能地哭泣,这时,他听到了录像里女儿对自己的呼唤....这张力....这情绪...

    13分钟前
    • 脏字名
    • 力荐

    悲剧性的复仇,唯有以暴制暴能一解心头之恨。

    16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韩国人这是第三次改编东野的作品了。《白夜行》改成了狗血韩剧,《嫌疑人X》更像日本片,倒是《彷徨之刃》改得接“韩气”。较原著而言,有改动,但大的框架都留了下来,算是一次成功的改编。演员很棒,郑在咏演得牛逼极了。

    21分钟前
    • 陈赖汉
    • 推荐

    又是一部韩国现实题材的片子,全程压抑。法律与正义的两难,换之当下社会,困境如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该作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

    24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这个世界,有和爱一样多的无法原谅

    27分钟前
    • 木棉
    • 推荐

    我倒是一直支持以暴制暴!父亲就是处在彷徨的状态,情感纠结,以及复仇的快感。杀第二个人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死的。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和法律要探讨和反省的问题,印象很深警察长官的一句话,小孩杀大人不是什么大新闻,大人杀小孩就严重了,什么屁!这种事只有一命抵一命能解心头恨

    30分钟前
    • 梦行30
    • 推荐

    基本上就是个正常的案子,没看到有什么推理的地方,东野圭吾的贡献在哪里呢?

    34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还行

    又玩了一次血性气质,上中学的女儿被未成年混混奸污杀害,老实的父亲决定复仇,没看过东野圭吾原著小说的可以一看,电影改编一般,好在郑在咏演技一流,绝望和憋屈能博同情分。未成年人作恶有少年法保护,不必死,他们的恶怎么消除?日本小说经常探讨这种问题,凑佳苗《告白》是榜样。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其实是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作品,题材真的挺沉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看到两位母亲在警局的各自诉求,真的感觉看的要窒息了。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判定真的值得深入研讨,否则真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42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不喜欢这个结局,应该把那几个小崽子都毙了!

    43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还行

    有改得不错的地方,比如胜贤杀掉哲勇(小说里是自行发现录像,然后埋伏后杀人;改为当场看着哲勇回温录像,冲击力更大)。但总体反思性变弱,不如小说中的那般情与法的纠结。

    47分钟前
    • mOco
    • 还行

    杀人偿命有什么问题吗?

    50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两位男主角,一位辛苦了,一位值得称赞,但电影后60分钟太拖沓了……

    51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还行

    没死太不解气了

    54分钟前
    • untery
    • 还行

    犯罪不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坏人。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应该严惩。

    57分钟前
    • 三十七度二
    • 力荐

    郑在泳饰演的父亲,李成民饰演的警察,还有那个年轻警察,各自胸中或迷惘或执着的那份东西,清晰毫无保留地呈现。“罪犯哪里分大人小孩,只有坏人而已!”阴暗的色调,却讲述的是何其需要延续的故事。

    1小时前
    • 终结者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