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日本剧 东京女子会

    东京女子会

    评分:
    0.0很差

    分类:日本剧日本2021

    主演:水川麻美,山田真步,渊上泰史,小池里奈,筱原笃,田村心,森宽和 

    导演:泷悠辅 

    猜你喜欢

    • 更新第11集

      366日

    • 第10集

      某脑外科医的日记

    • 更新第10集

      给小酒馆女子喝高杯酒

    • 更新至第11集

      秘密同盟

    • 更新至10集

      unmet 某脑外科医的日记

    • 全10集

      爱情重跑

    • 6集全

      太阳不能动:日食

    • 全9集

      塞西尔的企图

     剧照

    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1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2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3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4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5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6东京女子会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在大型综合商社工作的职业女性志村荣利子,某日遇到了醉心于SNS日记的作者丸尾翔子,两人因没有同性朋友而迅速变得亲近,但两人的关系却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长篇影评

     1 ) 看到第二集,情感上的那种压迫感出现了

    看第二集,对荣利子的看法起起伏伏。

    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理解她,她真的关心翔子的安危,连续几天的失联肯定会担心;相对的,翔子的这种随意、无所谓,甚至有点不负责的状态其实是我不看好的。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认真的人,讲规律、原则性强,以前意识不到,岁数大了经历的多了,知道自己有时显得很固执,就像剧里荣利子第一次跟翔子道歉,“我一旦钻牛角尖,就不顾周围人的感受了”。所以看到这里,我会觉得有点戳。但是后来荣利子那些强制、侵略型的极端行为,我也感觉到了压迫。

    以前有过类似和朋友以及伴侣的经历,之前还好好的,没有任何征兆,却突然一下失联,我是真的着急,好不容易联系上,对方却是很平淡的样子,就好像这样很正常,后面极端一点的结果就是伴侣干脆黑不提白不提的消失了,直接变成前伴侣。年轻时代的我很不能理解,也给对方贴上过渣友渣男的标签。我虽然轴,但多半只会自虐,骨子里还是怂。然后我又很怕被人讨厌,但同时又觉得社交好麻烦,交流压力很大。

    等到岁数大了,并不是认同的东西变了,而是接受度变高了,荣利子的行为、翔子的态度,甚至是利荣子公司里所谓渣渣同事们的举动,都能理解,心平气和。

    大概现在也不那么怕被讨厌了,然后越来越讨厌社交。本来朋友就少,还能保持联系的,也多是手机“远程女子会”,面对面的都好少(疫情之下更甚)。感觉一个人行动更方便、随性,不用约来约去,计划半天,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并没有觉得空虚寂寞冷。

    但是,大概现在对于朋友和伴侣的相处我还是有底线,哪怕一句话,证明你平安就好。不管少时、成年还是什么年纪,真诚的态度还是必须的,不能平白无故的失联!

    扯得远了……就是这剧目前来看还是挺感兴趣的,也找了原著小说准备看。看到别人写的读书笔记,提到结尾荣利子以前绝交的旧友圭子对她讲的话,还是很戳。

    圭子:所有的关系都是有高潮和低潮的。假如闺蜜中的一个交到了更加投缘的新朋友,另一个感到孤独,双方的关系慢慢就会变得生硬起来,也许会导致最后的分手。但是,当两个人以后有可能还会在街上不期而遇,这时候,她们哪怕就站在路边,高高兴兴地聊上几分钟,我觉得这就足够了呀。

    那时候我故意躲避你,还撒谎,抱歉啊。比起和你在一起,和其他朋友在一起更加让我快乐,倒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我变了。这话假如当时我能够面对面地对你说出来,也许最后就不会闹成那样子。

    春节假期把小说看了!

     2 ) 女子会众生相

    其实原著和日剧都不叫《东京女子会》,而是叫 “Nile perch 女子会”,就是 尼罗尖吻鲈 ,一种电视剧里反复提到过的凶猛入侵物种。原著小说拿了 山本周五郎賞 ,算是很有分量的大众文学奖项了。内容嘛倒是很阴湿,和书名很吻合。我是先看了日剧第一集觉得还不错,后面补完了原著,觉得这恐怕非常不好拍吧,很替演员担心。就第一集很甜很橘,后面就是全员疯逼了。但你说是塑料姐妹撕头花吧也不是的,更类似于水川麻美演的商社精英女和山田真步演的懒惰主妇网红之间的灵魂撕扯。另插一句就是这俩演员演技真的是太好了,尤其山田真步,简直把一个有点小虚荣但同时又很能洞察人心的女性角色演活了。

    全剧主线是 东京商社精英女vs乡下出身主妇网红 ,但作者并不是想展现价值观碰撞,碰到最后俩人收获了真实友情什么的。精英女是个疯逼控制狂,用主妇网红的话形容,就是“缺乏共感”。精英女和主妇网红的大段台词对话也被很多观众形容充满了PUA味,确实是真的很PUA。原著里精英女的爹精英男就有点pua部下的问题,所以可能是潜移默化吧。剧里把设定改成父亲早亡了,非常有东电OL内味了。主要剧情就是精英女对交闺蜜这件事执念特别深,逼着她粉的网红主妇和她做朋友,逼到最后网红主妇崩溃了断交,俩人所谓的“友情”只剩一地残渣。

    前面也说了,商社精英女角色特别东电OL,她是大手商社里少见的career track高级女员工。日本传统商社结构比较奇葩(据说韩国也是的),女员工绝大多数是non career的,负责端茶倒水复印文件,一般就短大毕业的那种,这几年多为派遣员工。这种女员工一般目标就是找个career track正式工嫁了,安心退职当主妇。这些年各商社career track女员工也多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一些很奇葩的规定的,比如派遣员工必须穿制服,只有career track女员工才能穿自己的职业套装别公司徽章等等。(徽章这个我觉得比纽约中城马甲还傻逼,不知道哪个奇才想出来的。)就这么一种奇葩扭曲的大环境下,女主作为部门唯一一个career track女员工,试图和派遣女们打好关系其实是很假的。包括女主睡同事,说白了就是自信爆棚,想证明自己不光工作能力碾压派遣女,女子力上也完全不输。她后来自己也说,进了公司一直努力把自己和其它派遣女们区分开来,因为觉得自己比派遣女头脑好能力强。说到这个,不知道多少人留意到了,派遣女和精英女穿搭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派遣女就是那种日杂好嫁风,精英女就是old celine极简风。

    有了这个企业大背景,很多观众不理解的派遣女发飙情节也可以这么看,就派遣女自己好不容易费尽心机钓个饭票,精英女非要把饭票糟蹋一番然后跟她说“这很脏哎你确定要恰饭嘛”。那就有点不给人活路了。精英女性格确实也是有问题,她和任何人的友情都很塑料,比如在睡派遣女未婚夫这件事上,她自我安慰说是帮派遣女鉴别渣男的,但派遣女能从一个高中学历进大公司又不是傻白甜咯,人家当然知道未婚夫渣,不渣她还得手不了呢。商社精英女说白了就是想要刷“我有很多同性好友”的人设,一直到最后才醒悟过来这样是不对的。不过也不能怪她,就她全家包括她周遭的人也都是刷人设刷的飞起,她妈她爸她同学都挺扭曲的,都是不走心不关心别人那一挂。

    主妇网红就是个不怎么努力的普通人,长相普通丈夫普通。她唯一的特长大概是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因为讨厌职场勾心斗角嫁人当主妇,算是逃避吧。她做人算周到心细的,不过按照现在评价体系多少有点“媚男”,所以一直受同性讨厌没什么朋友。主妇网红对丈夫确确实实是真爱,就是后面混网红圈了有点膨胀,就抱着玩玩的心态和年轻小男生出轨,差点毁了自己的婚姻。有一点可能很多追剧的都没注意到,就是主妇网红虽然是乡下来的,她家可是非常有钱的大地主。家里有山有田什么的不说了,她家还有车站前的大片公寓。虽然后面说这些都被主妇网红爸爸挥霍光了,但至少说明她在老家也算是名门大小姐那一路了(此处cue一下千反田)。而且后期网红到能出书能和其他头部网红抱团,说明多少还是有不小影响力的。不过她可能因为懒或者是日本公司不喜欢找kol做推广,总之从来都没有恰饭过。她的结局还算可以吧,剧里去女主家喝了一次茶算是告别?至少小说里没和女主见面,也没重归于好。我个人是比较希望她不开blog当个普通人,从此和女主相忘于江湖这样,她真心是没有想和女主当朋友的,强扭的瓜不甜。这个角色小说里笔墨更多更细腻,还牵扯到和父亲的和解等等,电视剧里差不多意思了一下就带过去了。我很喜欢山田真步演这个角色,因为原著里这个人就是个长得非常普通的一般女性。没有找美女演员硬拗普通真是太好了。而且感觉山田真步素颜上剧,遮瑕都不用的,现在日剧很少见了。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角色是女主的妈,小说最后是女主和她妈和解,也挺有深度的。就这个妈妈原先也是乡下来的派遣女,年轻时在公司钓上了女主的爸爸,然后逼宫上位成功,据说当时还受到女主爷爷奶奶的反对什么的。小说里也写派遣女那么嚣张,但女主却没有太大的恶感,也是因为女主觉得派遣女就是当年的妈妈。话说回来,女主妈上位以后住着世田谷的豪宅,戴着mikimoto,每天做那种超级健康精致的餐点,然后家里收拾的闪闪发光,简直就差开一个精致主妇blog了。后面她吼女儿说自己这么多年牺牲事业一直憋在家里做家务,像个保姆一样非常不开心,女主似乎被震撼到了。我看的时候就很懵逼,就想说求仁得仁,这路还不是你自己选的么。然后恕我刻薄,也没太看出来妈妈的事业在哪里。嘛不过人都有心魔,都觉得自己被耽误了,就你开心就好。结局女主和发小对话,基本也是揭示了她妈的心路吧。就女主有病她妈一直也知道,但是小心翼翼也不敢做啥。女主后面进了好大学好公司,她妈总体上觉得自己还是很人赢的,只有到了女主最后彻底不去上班了,他妈也终于承认自己孩子养废了。正因为承认失败所以才和女儿和解,某种意义上也挺扭曲的。所以女主发小后面说女主妈很疯,我觉得也是公正客观吧。

    剧里男性角色都挺单薄的,基本都是工具人,不过我觉得还蛮爽的,很少能有这种不太给男演员戏份的严肃电视剧了。唯一的好人大概是网红主妇胖胖的丈夫,但丈夫对女性也挺恶意满满的。比如网红主妇一开始和商社精英女交朋友,丈夫就断言说,你看她虽然工作那么好长得那么漂亮但过了三十还单身,她肯定是羡慕嫉妒你结婚了。其实还真的不是,商社精英女主当时纯粹的就是沉浸于搞姬当中不能自拔而已,而且网红主妇也知道商社精英女对她并不抱有嫉妒啦攀比啦的感情。这也就回到本书的另一个主题上,就是男人是不相信女人之间有真正的友情,他们很多时候是很享受看女人搞塑料姐妹花那一套的。而女主多少也有点想证明给社会看,就她的友情还是很纯粹的。无奈她本身有毛病,最后就还是悲剧了。

    结局算是很微妙,所有都破坏以后的强行和解?和原著倒是基本百分百还原,我觉得这个结局可以接受吧。总之这部整体是部挺好看的剧,如果你能忍受剧里人物都很有病的话,还是非常推荐的。

     3 ) 一点观后感

    这两天看了日剧《东京女子会》,是《东京女子图鉴》的女主演的,剧情有些夸张和显得不合逻辑,评分也的确不高。比如其中有个弹幕满屏问号的情节,身为企业高管优秀独立的女主,却被一心想靠嫁人来安稳度日的菜鸟外派员要挟了,而把柄居然是菜鸟拍到了女主上班时间摸鱼刷微博的小视频(简直儿戏),然后要挟的内容是让女主去勾引同部门所有的男人并和他们睡觉,否则菜鸟就公布女主上班摸鱼的小视频,于是女主瑟瑟发抖的答应了。朋友们,你肯定也感觉到了,这样的剧情只有在三级片里出现才能够被原谅,所以弹幕区彻底沦陷。但我之所以有兴趣讲这段剧情,是因为最近读河合隼雄,试着转换了一下视角。如果我们不以合理主义去观看这个剧情,而是从女主的心理层面出发,从父权社会里独立女性复杂而艰涩的生存环境出发,从她个人无意识中压抑着的无法直视的欲望和诉求出发,那么菜鸟荒谬的要挟是不是就显得耐人寻味了?女主的屈服是不是就变成了无意识状态下内心诉求渴望被满足,完美形象渴望被摧毁的一块等待已久的台阶?所以无论把柄多薄弱,要求看上去多无稽,女主都立刻不合理的答应了。虽然编剧大概不是这么想的,这个桥段也不是这部剧的主要情节,但我这么去分析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部剧挺有意思的,值得一看。

     4 ) 存在即合理

    很新颖的题材,讲述友谊中不曾触碰确时时存在的那一面,与人交往的尺度是多么重要。公司PUA暴力女说“根本就不存在纯洁的人际关系,不管是什么关系都会讨厌与被讨厌,离开别人也会接近别人,只能在获得的同时不断前进。” 这话虽然是她说给她未婚夫的,套用在女主身上也格外贴切,友谊不代表拥有一个人,过多的占有欲只会让关系越走越远。

    30岁以后我也在不断思考到底什么是友谊,在外面跟别人介绍时所说的我朋友和我闺蜜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闺蜜是否一定是一辈子的朋友,而朋友又是否仅仅只是人生路途的短暂旅伴? 虽然人们口口声声说着“朋友宁缺毋滥”,但多少次不是聚会后心生厌恶呢。真挚友谊中的“真”到底是指什么呢?相亲时所说的门当户对难道在友谊中就不存在吗?人生境遇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即便在学生时代亲密无间,想必在十字路口遇到彼此,最多也只是眼神交汇后的闪躲。

    所以说,什么样的人在友谊中更有幸福感,是那些能够勇敢告别过去,认真珍惜当下,并且对未来之遇充满期待的人。在ta的眼中,友谊就是人生旅伴,因为你的人生旅途不只有一个目的地,每段旅途都能有人一起共享,就最幸福不过了。 “即便是孤身一人,也会有属于我的角落吧。” 女主最终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导致其两种友谊都无法得到,但依然希望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尼罗河尖嘴鲈,虽然无法在任何一种鱼缸生存,但上帝创造出来的生物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只要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5 ) 成年人交友指南

    女主的烦恼根源在于,和刚交往的朋友生活的圈子不同,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价值观不一样。而且到了这个年纪再交朋友,成本更高了。不像在校的时候,只要谈得来,就能很快交上朋友,在女主这个年龄,需要考虑的更多:身份、地位、阶级、经济水平。为了避免时间的过度投入,很多人往往很聪明,总会适可而止。 女主的控制欲很强,从小学开始,就让朋友只属于她一个人,给朋友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成年后,女主并没有变化,想用相同的“伎俩”留住她所谓的朋友,但是因为两个人的差别太大,她不知不觉间说的话很伤人。不生活在一个圈子,真的没办法做朋友的。

    我和女主一样,工作之前没有任何朋友,得过且过度过了孤独的每一天。想着工作后再重新寻找朋友,工作后一切就稳定了吗?学校里只有学业的烦恼,进入社会之后就远远不止这点烦恼了。我总觉得学生时代,成绩不好,性格不好,就不会有人喜欢我,所以自己拼命学习,但是由于天赋不够,学习一直不上不下,自己也很自卑。而且学习吃力的我,更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人际关系的维持上,所以同学们也觉得我很不好相处,不会有人主动找我聊天,更不会说一起出去玩了。而现在,越长大,越不会察言观色。聊天经常聊入死胡同,让别人很难回答,别人给我发的消息我也小心翼翼,生怕她聊着聊着就消失了。所以被伤了很多次,现在虽然很渴望女孩子间真正的友谊,但由于自己家庭的控制欲,自己内心解不开的心结,总是望而却步。

    这部剧也从两个极端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令人羡慕的生活?家境好、高学历、好工作、高收入但没朋友,还是慵懒度日,自由职业,生活有伴但没有追求?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肯定是希望选择第二种的。没有自己的爱好,身边无人相伴,没有情感的浇灌,人生没有什么意义。

     6 ) 过失杀人也是杀人

    剧里的女主,跟我曾经的一个闺蜜好像。

    跟你好的时候超级激动,好的不的了。不好的时候说话句句带刺,扎的人全身难受她还不自知。性格阴晴不定,每次联系她我都很紧张,不知道她今天是好的状态还是不好的状态。想过很多次别联系她了,但是她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就会联系我,说很多好话,很珍惜我这个朋友的样子。我因为觉得她很在乎我,我不联系她有负罪感,被迫联系她,却又经常撞上她心情不好要忍受尴尬,沉默还会被乱扎一通。

    而且她也像女主一样控制欲特别强,看到我和别的朋友玩会不高兴,我聊天说起别的朋友也不想听。最近因为我发展比较顺利,她不太顺,我说起我的日常她都会烦躁。之前都在大学的时候,因为环境,自身状态都差不多,还是可以沟通的。现在差异越来越大以后,跟她说什么都能被怼。后来发现只有说我的烦恼痛苦的时候她才会比较平和,自尊心太强的人,一旦自己不顺利,就会变得敏感易怒,可是说实话她的不顺利又不是我造成的,我的顺利就有罪么?

    最近又被莫名其妙扎了一通,跟她解释,她就会像女主一样,先假装理解你,然后再以为你好的名义一刀一刀的戳你。说真的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她只是自尊心作怪,但是过失杀人也是杀人。我是真真切切的受到了伤害。这次我真的是受够了,决定绝交。

    我做不到像第四集的派遣员工一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狠狠地伤害回去(看到这一集,知道不对但是又好爽………我从来做不到当场那么稳准狠的骂回去),也做不到不把她的话当回事,不受伤害。那我觉得为了我自己的身心健康,这种朋友就算了吧,差异太大融不了就别硬融了,绝交是我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式了。起码以后回忆起来还有好的记忆,如果再这么被扎下去,我就只有恨了。

    而且我也有自己喜欢的朋友,与其花时间维系一个认识时间很长但是让我难受的朋友,还不如花时间和我喜欢的朋友多相处。期待剧情发展,感觉这个电视剧有为了效果夸张的部分,毕竟也没多少人会变成跟踪狂的,但是那种微妙的日常矛盾真的刻画的太精准了。

     7 ) 这条鱼清蒸还是红烧?

    当那什么尼罗河尖嘴鱼出现时,我只是想到,得清蒸吧,这条鱼看上去,很适合清蒸啊,有点像...鲈鱼?

    看,这大概就是所谓“阶级局限”,毕竟我只在盒马生鲜买过一条鲈鱼,我甚至需要研究半天才能记起哪个是鲟鱼,哪个是那什么鱼,对我来说,鱼的名称是知识盲点。

    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是知识盲点,要写一篇“观后感”,我大概需要仔细斟酌用词,斟酌,比如斟酌二字,打字尚可,手写绝壁写不出。

    看这个剧看到深夜,闭上眼睛开始思考,这个人物关系啊,性格设定呀……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概念,混沌之中只能意淫女主怎样把男同事睡了个遍。是的,原著也没看,无甚可分析。

    如今看剧大多佐以各种UP主分析、文字分析,《旺达幻视》下面两篇背景剖析我撸完剧就赶紧看,不然就跟没吃饱似的。这个剧,至今还没有挥发出潜力,剧评加上广告推送才三篇(加上我这篇可能会变成四篇吧)。我很想看看别人咋分析,剧下面太少,原著下面的分析会稍微多一些。

    虽然褒贬不一两极分化收视量不高,我觉得,这个剧还不错,比起那些连表情都模式化的催生剧,显得比较另类,怎么说,还挺触动我的。

    我就喜欢女主那种投入的状态,上班摸鱼摸到忽略工作。这种性格有点极端且不真实的人物挺吸睛,想看看她会疯批到什么地步。的确,她身上“纰漏”很严重......但我能说人物设定面面俱到其实也是一种自欺欺人不是吗?就比如秦昊演秃头的那个悬疑剧,看上去那个坏小孩犯罪动机都很合理,该有的成长背景也有了,父母离异、后妈欺辱、学校霸凌,那,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给他一把刀,他就可以按照编剧的意思,报复社会了吗?这是一个太过于意料之中的答案,明摆着是敷衍。何况这也不是悬疑剧,差不多算个女人撕逼戏码吧。

    另外触动我的就是女主的某些低端操作。她是个很直来直去的女人,可以瞬间屏蔽外界(尤其是男同事),摸鱼时慌乱地把屏幕拍下去,不合时宜的发言,问的问题也相当无界限感,嗯……简直是我的理想型——为何说是理想型,因为现实中禁锢太多了,线上线下说个话都太难了,对我来说...我感觉女主是个摩羯座。我可能要看看原著分析一下。

    最后,这个鱼我还是觉得清蒸好,颜色浅,蒸着好看。

    —————割

    看完第八集。

    完结了吗?预告没看到呀?懵逼。

    大概,从翔子开始摆脱荣利子开始,剧情节奏、细节都变得更乏味。

    剧情看上去更加侧重翔子了,因为荣利子也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以为她会改账号密码,然而没有,没有继续黑化。对荣利子,偏重展示回忆。所以最近几集真的水的很,水到开始和解了。不过这个剧本来就没什么“刺激点”,刺激都在派遣员妹妹身上了。

    如果把大家想看的点——荣利子黑化、翔子反击、翔子开启事业线、荣利子堕落自毁、派遣员妹妹继续制裁荣利子等等继续扩展讲故事,其实也可以很快搞完,搞了好几集也没什么事发生。不知道书里会不会刺激些。而且隐隐觉得马上要结局了,剧情即使有较大逆转也可能会比较尴尬,比如荣利子写辞职信。

    这种感觉有点像最近一部让人百感交集的《大宋宫词》,你说你有期待吧,人家不允许你期待值过高,你挺想入戏,人家给你播PPT。

    怒其不争。

    但是,第八集,那个派遣员妹妹巴拉巴拉说的一堆话倒是有些点题、或者切入现实的意思。有几个关键点,

    1、你个厌女男就喜欢女人争斗呗。

    2、女人之间没有友谊,人之间没有友谊。

    3、反正大家都会互相讨厌。

    这是从我自身角度提取的几个点,不准确不全面也不深刻。

    还有翔子说的,不要因为别人评价而忘记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大概串一下,可能是:

    1、派遣员:能维护女人之间的友谊,哪怕不是真心、永久,即使被讨厌、被恐吓,又怎样...我就是朋友多。

    2、翔子:开始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但是竟然有人找我出书,我还不在乎,结果来了个女精英当面戳我,我就开始想证明自己不失败,一顿操作吓跑编辑,还差点出轨……转念一想,原来我不失败,我有机会、有老公,只是没把握好。

    目前为止翔子这个人物还是说得通的。另外几个女性角色我真的是无话可说😶。

    看不懂。

    不想懂,想拉黑。

    但是,荣利子不就一直无法站在客观角度理解他人、无法倾诉自己,所以才这么不招人待见吗?她就喜欢把别人“颅内拉黑”。

    所以我感觉,看这个剧,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友谊,其实是比较偏僻的,这个剧也没有做深入全面的展现,总体来看,讲的比较明白的或许是人与人的“控制”、“评价”和“适度距离”,扔掉“女子”也成立的。

    再者,那条鱼在屏幕上游来游去的时候真的很让人有往它身上倒酱油的冲动。我不喜欢清蒸。

     短评

    变态是真的变态

    2分钟前
    • kokomi
    • 推荐

    记得四年前读过同名小说,只觉得是个有些偏执的故事,女主甚至像极了我曾经的一个朋友;而今重温剧集,一口气刷完,更多的,还是悲悯。如果说四年前读小说,只感觉女主对友情的渴望与控制欲可恨中掺杂着可悲,如今却也能与这样一个角色产生共情。其实在她强势的背后,更多的是率真和理想化吧。毕竟一如现实,这个世界对单身女性的恶意从未消除,男人对女性塑料友谊的鄙视从未停止过,而人与人之间表面的客气含暄的虚伪自始自终都存在着……至少女主她真实,她一直都在“几近执著”地正面沟通,看到这些,也就恨不起来。喜欢尾声的处理。现实中打不开的心结,影视剧总要给个机会。

    5分钟前
    • 落音吹羽
    • 推荐

    啊 一个全员不正常的故事

    6分钟前
    • 暴走君
    • 推荐

    水川姐姐,我摊牌了,去哪儿连载主妇日记你才会搭讪我

    9分钟前
    • Zugzwang
    • 推荐

    第一集还以为是百合剧,后面走向越来越奇怪了。对这样的女性友谊困境没有办法感受到共鸣,最后一集和解来得太突然了些...

    11分钟前
    • 青铜骑士
    • 还行

    「生きてる痕跡を残したい」不管男的女的,发起疯来都太吓人了甚至可以让人忘记美丑...久而久之见得多了本来不太真实的电视剧都显得那么真实了起来。平常心平常心太重要了

    14分钟前
    • 小Z
    • 力荐

    水川麻美姐姐好像经常演这种女主疯逼的擦边球姬佬片,不过我还挺吃这套的==

    17分钟前
    • naoko
    • 推荐

    女主总是怀着一种孩童般的偏执与天真,她以尼罗尖吻鲈自诩,言语中似乎想冲破男性社会的约束去达到女性之间的亲密,但当然,这样可怕的方式,带来的注定是悲剧结局。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怎么可能能达到她想要的结果呢,所以伤人伤己。女性果然是互助的,哪怕是互相讨厌。真是种奇妙的感觉。

    22分钟前
    • Shaw喆宇
    • 推荐

    第一集很不错!把原作那种トロトロ的气氛很好的表现了出来,选角也很不错。不过因为原作是主观的第一人称叙述,在我眼里荣利子就是一个自以为美丽其实非常痛い的欧巴桑,水川把形象也太美化了,期待后期的展开

    27分钟前
    • 三月兔
    • 推荐

    加了柔光的filter吧 磨皮效果很明显。很敢用颜色 夜晚的蓝色饱和度都还挺高 跟普通日本的影视不太一样。景深很浅,不知道是不是大画幅拍的。看了东京女子图鉴之后 水川麻美在我的心里就是一个牛逼的独立女性形象。

    28分钟前
    • 太空船
    • 力荐

    对这部剧感兴趣是因为我和女主一样觉得很女生交往很难吧,虽然我们都有着自己的问题,但是,要看氛围、注意聊天真的很辛苦啊。是想交朋友不是讨好客户,真实一点难道就不能被喜欢吗?

    32分钟前
    • Monica🌟
    • 推荐

    水川麻美演出了女子友情那种微妙的感觉~不过是跟高中小女生似的不成熟友情

    35分钟前
    • 奈良飞鸟
    • 力荐

    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我觉得女主就是我本人中的其中一部分。有些认真,钻牛角尖。

    39分钟前
    • M
    • 推荐

    《女性厌女症的临床表现图鉴》,从厌女精英、传统主妇、精英主妇,到混沌出世、消极厌世,再到派遣子的功利女尊,各式亚型应有尽有。可惜stalker精控的drama性太强,nileperch名字又不够直白,独白点题难免生硬牵强。

    44分钟前
    • 疯狂魔术师┃星学深似海
    • 力荐

    女性友情复杂之处在于你不知你在其上投射了多少内心的芜杂,就像这部剧一样,当你真正清醒时也是分道扬镳之时。人也是惧怕表面的分离而选择一而再的拉扯不清。不是说不联系了就是独自清醒了,而是那份理智重新塑造出了份难得的舒适的距离,退后是一个工具,帮你将眼前的事态看清。另,像剧中这样,一个不愿意自己做决定的人总是会吸引一个喜欢为他人做决定的人,外面看起来都挺在乎他人的,实际上是逃避了难以直视的自身。

    48分钟前
    • MAYHOW
    • 推荐

    水川这约束型其实蛮常见,简单粗暴的搞成猎奇向博眼球未免太俗气,平淡却充满包容性才更考验编剧笔力。

    50分钟前
    • 小J²
    • 还行

    所有人都有病 或者有病才是没病

    53分钟前
    • nabulea
    • 还行

    啊这结局感觉还是挺套路平淡的,改天有空看看原著小说。我感觉以那个外派职员妹子为主角故事会更精彩,她的人设比两个女主要高光多了。///剧情越来越迷了,为啥看起来很强势却那么容易被别人控制呢?反正水哥的那个人设非常割裂。///我就知道编剧会搞事情。前30分钟两个陌生女人像女高中生一样交朋友唠嗑玩耍简直不要太美好,后面就开始走向暗黑风。过度的占有欲不仅会吓跑朋友,更会伤害自己,编剧从这个角度切入剖析女性之间的友谊我爱了,希望后面不要跑偏变成撕X。

    57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还行

    女性在寻求同类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和人际关系中确认自己的位置与归属,尤其在热闹又冷漠的东京,在引领女性互相竞争的当今社会,最后讽刺的揭示:就算渴望/曾经一起反抗,终究落得孤身一人。

    59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第4集女主被派遣职工pua的逻辑莫名其妙

    1小时前
    • 代小刀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