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好家伙1990

    好家伙1990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美国1990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雷·利奥塔  乔·佩西  洛南·布雷科  保罗·索维诺  弗兰克·西维罗  托尼·戴劳  迈克·斯塔尔  弗兰克·文森特  查克·洛  弗兰克·迪莱奥  亨利·扬曼  吉娜·马斯特罗吉科莫  凯瑟琳·斯科塞斯  查尔斯·斯科西斯  苏珊妮·谢泼德  黛比·玛扎  塞缪尔·杰克逊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

      孤注一掷2023

    • 扫黑·决不放弃

    • 三叉戟

    • HD

      午夜的柳枝

    • HD中字

      死亡之地

    • 正版货

      法外情

    • HD中字

      东北往事之我叫赵红兵

    • HD中字

      破裂2022

     剧照

    好家伙1990 剧照 NO.1好家伙1990 剧照 NO.2好家伙1990 剧照 NO.3好家伙1990 剧照 NO.4好家伙1990 剧照 NO.5好家伙1990 剧照 NO.6好家伙1990 剧照 NO.16好家伙1990 剧照 NO.17好家伙1990 剧照 NO.18好家伙1990 剧照 NO.19好家伙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纽约黑手党血腥的江湖恩怨,把所谓的“江湖道义”还原为人性的丑陋与贪婪。   亨利?希尔(雷?李欧塔 饰)从小不学无术,跟着老大保利,靠收取保护费、走私、抢劫,他娶了美丽的妻子凯伦,有可爱的女儿,迷人的情妇,名车豪宅,生活优渥。   吉米?康维(罗伯特?德尼罗 饰)和汤米(乔?佩西 饰)是亨利的好朋友,三人一起经历和很多事情:杀死羞辱汤米的意大利黑手党头领比利?贝兹;策划德航劫案,并干掉同伙,私吞赃款;甚至背着老大保利贩毒。   当然,他们的生活,除了享受金钱带来的权势之外,更多的,是朝不保夕的动荡:汤米因为比利?贝兹的死,被人枪杀;亨利自己因为贩毒被警方逮捕,其他人也受到牵连。   凯伦想尽办法将亨利保释出来,此时他们已经一无所有,被人孤立,危机四伏。他们要想尽办法活下去,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付出怎样的代价……

     长篇影评

     1 ) 对一个刚刚发育的男孩

    回忆《好家伙》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虽然这种过程有些不那么高尚,因为这个电影是那么令人愉悦,因为里面的人那么地为非作歹。

    这个电影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主人公拿着手枪把女伴的前男友杂得满天失血(不是击毙他,而是差不多砸到奄奄一息),然后把沾满鲜血的手枪硬塞在女伴手里,我觉得这是整部电影最性感的一个时刻,记得当时的旁白是那个女孩浑身战栗,但并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兴奋。真是邪恶一代男。


    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大意):我们有什么需要我们就去抢。要知道主人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法庭上,他该是那么地以此为耻,但控辩双方似乎都为这种宣言洋洋得意,要什么?就去抢,回到影片最后一个镜头:重返正途的主人公拿起门口的报纸,埋怨自己连新鲜的肉都买不到了。

    这个电影应该是那种劝谕片,譬如主人公终于历尽磨难,回到普通人正大光明的生活中从自苟且偷生,嗯,无论如何看不出有什么扬眉吐气的地方。就如《肉蒲团》未央生什么都吃过了最后挥刀自宫一笔勾销,那么对那样老实和尚而言不免冤之枉之。

    意大利黑帮片很喜欢拍少年犯的题材,不是少年的罪犯,而是少年犯事其实不过就是轻狂的口哨:譬如《沉睡者》把小贩的车子推下地铁,譬如《美国往事》摔了一跤。在《好家伙》里更是从逃学、给老大送快递开始,记得母亲对儿子锃亮的皮鞋大为吃惊:你为什么像个黑社会(我因为这个道理曾很抗拒把皮鞋擦亮)?那个邮局的一幕我非常向往,第一次感觉父母算什么,不过就是可以随便愚弄的,只要认识的大哥罩得住就可以了。

    就是说当父母在该言传身教的时候自动退出的时候,总会有人来代替这个位置,女孩因此可能早熟,男孩吗可能就会觉得“天天上班的人是傻瓜”。实际上黑帮横行最大的坏处就在于没有人会认为道德法律这些既定法则必须被遵守,只有破坏这些才是积极地生活而不是混吃等死,所以缺什么就去抢什么才不是什么好逸恶劳,而是真正的男儿当入樽。
    《不一样的童年》里有一位简直比党委书记还纯洁的老大,这玫瑰色得出奇离谱,大部分黑社会的法则则是你想要自由对吧,让你一下子透支,然后不怕你不还。

    黑社会是什么?黑社会就是为所欲为,我记得我有一次因为认识酒吧老板,当场被安排在乐池的一个很好的位置,当侍者举起桌子走过拥挤的人群的时候,我强烈地想起了《好家伙》那一幕,虽然那个晚上我陪的是一个哥们,结果他泡了一个酒吧招待,我则回家睡觉。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是为自己也有这样的特权激动不已,在很多人必须亦步亦趋的时候,我可以不排队,我就像尝到血的狼,味道实在太好了,如果可以一直下去,拿把枪砸一个人的脑袋似乎不算什么。幸好这样的特权来源于我曾经认识这个酒吧老板的投资方,黑和白,如果白的更有特权,何必要黑。

    这个电影是没有爱情的,女人是一种权力,所以女人的朋友可以上床,朋友的朋友还是可以上床,上床连满足性欲都谈不上,只是想要,就要去抢,而且每次都抢得到。那么还有什么爱情可言。

    意大利黑帮片和香港片最大的不同的就是没有兄弟道义。当主人公第一次坐牢的时候似乎和东方一样,社团很温暖,当主人公第一次结婚的时候,社团的红包更让我们觉得我们的事业向太阳。但当社团抛弃你的时候,没有人会和你并肩作战,没有人会帮你哪怕说一句话。大家都烦躁地朝不保夕,也许这才更加真实,这才叫黑社会。当然,我们从洪门五祖开始讲究兄弟手足,讲得多了总有几个头脑简单的会相信,他们那里是拿枪要么挨子弹,哪里来什么忠义仁信。

    德尼罗,小矮子,主人公,一起劈友,一起吸毒,一起嫖妓,一起赚钱,笑得多么灿烂,但是即便那个小矮子不被黑帮干掉,他会帮助主人公对抗德尼罗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没有永远的利益,黑道比白道更单边。

    我是在这个电影里第一次看到德尼罗,自此之后我就认为他是个恶棍,他砸电话亭的时候我不寒而栗,他到处塞100元美元小费的时候我有些倾倒,总之我觉得要杀了这样的人必须把他的头颅砸碎然后割下来,否则谁也不知道他是否会:I will be back.
    他的恶那么粗俗而没有过程,相对于汉尼拔我自然对这种人嗤之以鼻,但问题是就这样一个贫民窟出来的打手,他这样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西库塞斯不会表达罪恶的优雅而是粗鄙,其实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这样的电影,对一个刚刚发育的男孩实在是太难忘了。

     2 ) 摇滚的黑帮散文诗

    作为公认的黑色电影集大成者,好莱坞大师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以他散文式叙事的黑帮片而闻名。他去年的最新作品《爱尔兰人》荣获10项奥斯卡提名,却在几个月前的奥斯卡夜上铩羽而归,令不少影迷叹惋。《爱尔兰人》被称为黑帮电影时代的落幕,而它的“青春版”,则是于1990年上映的《好家伙》,这部作品被奉为影史最伟大的犯罪电影之一。30年后的今天,《好家伙》在长春电影节以崭新的4K修复面貌与影迷们见面,重新勾起了人们对那个黑帮电影鼎盛时代的回忆。

    写实风格的黑帮电影

    提到黑帮电影,尤其是外国黑帮电影,90%的观众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教父》三部曲。作为影史最伟大的系列电影之一,《教父》系列以柯里昂家族为主体,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黑帮犯罪组织的兴衰史,优美的摄影、细腻的故事结构与哀婉的配乐为其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浪漫色彩,也正是因为《教父》系列以家族成员的关系为重心,不少人认为它实质上是一部以黑帮生活为载体的家庭片,其中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细节折射出的人物关系,一直为影迷们津津乐道。

    同为黑帮电影,《好家伙》显然是另一个极端——如果说《教父》是浪漫主义黑帮电影,那《好家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黑帮电影。影片取材于前犯罪分子亨利•希尔的自传体小说,几乎所有情节都依据真实事件改编,自始至终灰蒙蒙的画面已经奠定了它的暗色基调,金碧辉煌的庄园和优雅的言行举止在《好家伙》中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性的灰色地带与现实的残酷。与此同时,斯科塞斯用高超的导演手法让观众在146分钟的时间里度过影片主角亨利的上半生,影片没有一条包含强烈冲突的故事线,也没有使用“问题出现----冲突----解决问题”的传统好莱坞叙事方式,而是在人物的每个阶段中截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能让观众在享受小场景表演的同时,又不时被剧情猛烈一击,这就是马丁•斯科塞斯的“散文式黑帮电影”。这种拍摄方式贯穿了他的整个导演生涯,他的所有同类型作品中都有它的影子。

    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四个——主人公亨利、妻子凯伦和他的两个好兄弟吉米和汤米。所有剧情都围绕着这四个人物展开,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它的强烈个性,正是他们的个性将他们引向了最终的人生道路。

    鳄鱼的眼泪

    作为吉米和汤米的领路人,吉米永远是黑帮三兄弟中头脑最冷静的那个,这也使他成为犯罪团伙少数有老大气质的人。在这群低素质的流氓中,吉米像鹤立鸡群般显得如此彬彬有礼,对朋友和外人也常常是笑脸逢迎,可如果你因此就判定他毫无攻击性,那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吉米才是三人组里最歹毒的那个。

    吉米能从底层一路爬到小头领的地步,靠的绝不仅仅是衣冠楚楚的外表。在他的眼里,一切合作关系和兄弟情谊都和利益挂钩,一旦前两者成为了他逐利道路上的拦路虎,他马上就会毫不留情地斩断它们。他为了德航劫案召集了一群人伙同他完成犯罪,但大功告成之后,他们马上就成为了走漏消息的可能来源与分走他财富的人,于是,伴随着《Layla》的摇滚节奏,他昔日的同伙就这样变成了一具具尸体;即使有多年的情谊,在亨利被逮捕后,吉米的第一反应就是除掉亨利,彻底切断对方告密的可能性——没有着这样的心狠手辣,他怎么能走到今天?

    吉米之所以看起来颇为绅士,是因为导演在全片中刻意将他的奸邪之行都隐去了,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看穿这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棍。某种意义上,吉米这个角色与《好家伙》的主题不谋而合,这个片名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你以为你们彼此是goodfellas,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把对方当作潜在的威胁,一旦落难,这些兄弟们就是第一个在背后捅你刀子的人。正因如此,所以当吉米获悉汤米遇难之时的哽咽理解为鳄鱼的眼泪——他根本就不是因为好兄弟的死而难过,只是苦恼自己不能沾黑手党正式成员的光,获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演员阵容中最大牌的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在《好家伙》中意外地当了一次配角。虽然在这部电影中他的光芒被其他二人稍稍盖过,但老大气质和演技依然在线——在马丁的长镜头下,影帝风采一览无余。

    狂野的牛仔

    担当本片三大男主的演员都极具特色,但每一位看过《好家伙》的观众,一定会对这个暴跳如雷的意大利小个子过目不忘,他就像保利所言,是一头时不时发疯的野牛,"He's a cowboy, he always got too much to prove."

    飞扬跋扈,是对汤米最好的形容。他沉迷于一夜风流,一晚换一个女人;手枪放在他的腰间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不时就会拔出来开火。抢劫过后,汤米在飙车过程中寻欢作乐似地向天开枪,子弹洞穿了纸袋,在这个镜头中,导演将枪与性的隐喻关系完美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这个角色最突出的两个特点。

    在所有表现汤米暴躁的场景中,有一个名垂影史的镜头——著名的" Funny how "。在酒吧的闲聊中,汤米因为亨利的一句“你说话的方式真好笑”的玩笑话就马上神经紧绷,似乎分分钟要与兄弟干戈相见,此段情节取材于演员乔•佩西(Joe Pesci)年轻时在酒吧打工时亲眼所见的真实经历,充分地表现了汤米这个人物自负与自卑的两面性以及极为乖张的性格,这个演员即兴发挥的桥段,无意中塑造了一段经典。

    再狂野的牛仔,也终会有被绊倒的一天。汤米习惯了对周围的人动辄拔枪相见,很可惜,这一次他惹错了人。即使报了一回的拌嘴之仇,命运却早已为他的所作所为标好了价格。于是,在被正式引进黑帮的喜悦中,一切都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乔•佩西在影片中的表现让人过目不忘,几乎夺去了其他演员的光彩,他也凭借出色的演技在次年的奥斯卡之夜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头衔。无独有偶,他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同样因为《爱尔兰人》被提名最佳男配角——看看这两部电影中截然不同的表演风格,你就知道何为真正的演技派演员。

    滴血未沾的刽子手

    主人公亨利是所有人物中面目最清晰的一个,再配上富有磁性的旁白,我们跟随着他走过了他的黑帮生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从片头至片尾,亨利从来没杀过人,再加上第一人称的叙事代入感,我们很容易对这个角色产生同情——然而,他真的值得吗?

    乍一看来,亨利似乎是全员恶人最无辜的一个;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全方位的恶人,这里的全方位指的是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作为儿子,亨利从小不学无术,年纪轻轻便加入犯罪团伙干起了偷鸡某狗的勾当;作为丈夫,他结婚不久后就开始夜不归宿,天天晚上出去鬼混,更是在外面纳了三妻四妾;作为社会成员,他无恶不作,杀人、抢劫、诈骗哪里都有他的影子;作为团伙成员,他不听劝告执意一意孤行,导致自己落网,在落网后更是为了生存毫不犹豫地供出了同伙,让昔日的恩人好友们锒铛入狱。

    亨利似乎什么坏事都没干,实际上却是坏事做尽。他用一把不沾血的屠刀,亲自手刃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更是手刃了自己的人生。

    误入贼船的少女

    马丁•斯科塞斯的犯罪电影中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片中的女性元素太弱。他的黑帮电影中,女性总是或软弱或愚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些题材来源的真实故事中,这些女性在故事中的地位往往确实如此。作为亨利的妻子,凯伦从一个普通的犹太女孩嫁入了一个意大利黑手党小团伙,这其中有误打误撞的原因,也有她自己的选择。

    最有说服力的一点是亨利帮凯伦教训完邻居后,凯伦自己的旁白。面对这种自己从未见过的暴力和陌生的武器,凯伦没有像一般女孩一样落荒而逃,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刺激感,正是这种刺激感和对浮华的迷恋,促使她作出了嫁给亨利这个后悔一生的决定。嫁入之后,她发现新的朋友们与她以往身处的世界是如此不同,她也有过困惑,也有过改变亨利的尝试,在东窗事发后,她也是最清醒的那个人。无奈的是,这些优点仍然无法阻止她和亨利一起堕落。

    短暂的浮华过后,剩下的是什么呢?最后与警察的交涉中,凯伦提出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联系,亨利却全然不为所动,一心盘算着自己的念头——一个毫不关心自己的丈夫,这就是凯伦最后的收获。如果当时知道事情会如此发展,她还会选择为了一时的刺激踏上这条船吗?

    电影风格

    聊完了人物,终于可以谈谈电影本身了。《好家伙》之所以被众人视为马丁的集大成之作,不是没有缘由的:摇滚配乐、长镜头、旁白式叙事等风格,无一不贯穿在他接下来的同类型电影中。

    《好家伙》中有两个被后人无数次称赞的长镜头,第一个是我们伴随着亨利的旁白走进酒馆,认识他的各号“朋友”们,另一个是亨利带着凯伦径直由地下通道穿过厨房、抄近道走进酒吧的长镜头。这两组长镜头跟拍的作用是一致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让观众代入亨利和凯伦的第一视角,我们能感知到面前的这个花花世界对初入茅庐的亨利的巨大吸引力,正是这些色彩夺目的霓虹灯,吸引着亨利迫不及待地走入黑帮生活。

    旁白式叙事是马丁黑帮电影的另一项旗帜鲜明的风格,甚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大部分导演只会在片段中使用旁白或干脆不用,像马丁这样整段整段从头到尾使用旁白的导演,可谓少之又少。而这一风格的优点也在《好家伙》中得到了最大体现:不仅能帮助观众时时紧跟剧情,还能让观众在每一个场景发生时跟随着主角的心理活动一同心颤,因此全片下来虽然是“流水账式”叙事,却丝毫不显沉闷,反而让观者津津有味。

    这些技法伴随着马丁度过接下来的电影生涯,但论运用得最精华、最流畅的一部,还是非本片莫属。因此,许多观众戏称《赌城风云》《华尔街之狼》等电影为《好家伙》的儿子。至于《爱尔兰人》?我更愿意认为它是“好家伙”们变老的模样。

    影片主题

    正如之前所言,“Goodfellas”这个片名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你以为的朋友们,其实充满着尔虞我诈,毫无情谊可言。不同于《教父》对人物感情的细致刻画,《好家伙》里几乎没有任何正面的感情,只有人类作为动物最原始的兽性和欲望,这是一群黑帮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他们甚至没有几个黑帮正式成员,顶多只能算作小混混。就是这样一群流氓地痞们,每天最大的乐子就是靠深夜在酒吧里打牌消磨度日,西装革履的背后,其实是空虚的心灵。

    汤米总喜欢讲笑话,每次一讲,他的朋友们就乐不可支。真的有那么好笑吗?当然不是,只是朋友们怕他不高兴而拿自己当出气筒罢了。马丁总会在恰当的时机用几个镜头给观众会心一击,当汤米拔出手中的枪连射六发子弹时,我们似乎才被突然拽回现实——这群人说到底还是一群无可救药的恶棍。正是因为散文式叙事带来的代入感,每个人物的命运发生转折时,几乎都能给观众带来强大的冲击力。

    马丁用前一个半小时构造起一座金碧辉煌的黑帮宫殿,又用了一个小时让它彻底崩塌。他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人物的疯狂,故事的前半段有多浮华,后半段下坠得就有多猛烈。伴随着汤米向镜头射出的六发子弹,一如既往的摇滚乐响起,我们似乎还沉浸在故事中无法自拔。马丁用了两个半小时向游手好闲、对加入黑帮跃跃欲试的社会青年们发出了一句有力的诘问:“这真的是你们想要的生活吗?”

     3 ) 《好家伙》:不忏悔者注定当叛徒

    朝起朝又落,生存即毁灭,倘若题材有高下,大繁荣后的大幻灭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主题——不信你撸一撸《悲惨世界》以上水准的各国巨作,看看是不是这样。据此,三流电影讲的是装,二流电影讲的是装逼,一流电影讲的是装逼不成反被操,而《好家伙》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雷霆万钧的口吻讲述了六十年代的傲然崛起、七十年代的纸醉金迷与八十年代的衰落灭亡,无愧于杰作之名。不过作为叛徒亨利-希尔的内心实录,这部电影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它所展现的,反而在于它所没有的——没有感情。


    黑帮本不是亨利的出路,投入这口大染缸他纯属自告奋勇。原著里有交代,亨利一家系爱尔兰移民(母亲有意大利血统),一共八个孩子,幺子为重度残疾,其父是个兢兢业业的电工,从不翘班并积极参加同事聚会,四处赔笑脸、装孙子,但努力并未换来太多回报,一家人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这个一败涂地的男人动辄就对无心学习的亨利大打出手,一直打到亨利认定街那头的犯罪头领保罗-瓦里奥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属,早早立下志向以后要威风八面、挥金如土,绝不走父亲的老路。《谁在敲我的门》一书将保罗与亨利、吉米和汤米的关系比作亚瑟王与三位圆桌骑士,我倒觉得这更接近父亲与三个叛逆的儿子:在干完那票机场大劫案后,他们还悄无声息地给保罗上供了一笔孝敬钱。


    于是十二岁的亨利开始了他的黑帮生涯,给诸位西装笔挺背头油亮的“wiseguy”跑腿打杂,学着他们的样子喝滚烫的黑咖啡、抽大雪茄(虽然他其实不习惯),早在其他男孩尚还哭爹喊娘的年纪便已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原著里有个电影里没有的细节,说的是当小亨利娴熟地把保罗的黑色凯迪拉克停靠到位时,他那一辈子都没摸过方向盘的电工父亲偷偷地躲在墙后面望着他——好一个连美国梦的边都没摸着的小人物。实际上,待到亨利长大成人时,他们这批男孩已经被分化为了“workguy”与“wiseguy”,后者抛却社会规范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趾高气扬地享受众人毕恭毕敬的目光,前者则规规矩矩、唯唯诺诺、发泄压力唯有靠打老婆。假如你也出身自那个街区,面对今朝有酒今朝醉与勤勤恳恳没未来,你会作何抉择?


    悲凉的是,即便是对保罗,亨利的关注点也依旧停留于金钱与地位,从未提及过真情,他的叙事始终紧紧围绕着同一个关键词“lifestyle”,他的目光也始终聚焦于繁荣浮华,与之相比就连他的孩子们都显得无足轻重:“像电影明星一样被礼遇,厨房里堆着一袋袋珠宝,床边摆着整整一缸白粉,既可以一个周末就赌掉两三万也可以为还赌债去借高利贷,钱花光了就出去抢,收买条子、律师甚至法官,每个人都受贿,只要我们肯出钱。”滥杀无辜时从不眨眼的吉米和汤米之间倒是友情深厚,如第109分钟,因获知汤米有望跻身黑手党,吉米高兴得像个孩子——可亨利不仅丝毫不为所动,在那个镜头中,兴高采烈的吉米甚至显得有点愚蠢。亨利无疑是个自私自利的混账,而凯伦竟然只因一把耍帅的手枪就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其虚荣心之膨胀令人瞠目结舌,怪不得要迎来悲剧人生。开场半小时后那段亨利携凯伦自后厨进入豪华会所的名载影史长镜头,表现了在涉世未深的凯伦看来,二十出头便已老于世故的亨利有若神祗,与这个已在街头历练多年的男人相比,同龄男孩简直是乳牙都没长齐。


    作为出身犹太家庭的掌上明珠与小家碧玉(勤恳踏实心机重的犹太人与狂放不羁爱装逼的意大利人素来相互看不顺眼),凯伦对充满幼童啼哭与邻里絮叨的中年生活极度恐惧,她想要的只是被亨利带去各类在她这个平凡女孩看来已然十分高级的场所,而当亨利给了她一摞现钞买衣服时,她更是立刻蹲下来为他口交(第51分钟)。凯伦的母亲质疑“亨利常常夜不归宿,你爸爸就从来不这样”,听得凯伦勃然大怒,大叫:“他根本就不出去!”所以,经过那场充满了塞红包递现钞的婚礼,凯伦走进了一场要与许多女人一起分享丈夫、在贩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的婚姻,并且到了也没能逃离将精力如数奉献给孩子与厨房的中年。


    情妇无数的亨利对凯伦没有丁点愧疚,一如他对违反与保罗的约定而从事贩毒毫不愧疚;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进化出“愧疚”这项人类正在逐渐失去的本能。凯伦在洗衣做饭养孩子的同时殚精竭虑地为丈夫打点“生意”,当她终因再也忍不了愈来愈猖狂的情妇而持枪找亨利算账时(仍是由于她太爱他),亨利不仅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把妻子收拾了一通。可是,待到海洛因被冲入下水道导致亨利走投无路后,面对保罗的一番“你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谎、你拿我当fucking jerk、就好像对你来说我什么都不是”,他倒是真诚地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期间还边拿自己的孩子起誓边撒谎):3200 bucks for a lifetime,言外之意是我骗了你一辈子你才给我3200块,实在是太少了!



    但说真的,保罗对亨利已经很够意思了,若换个真冷血的,估计当场就把他敲了;可不仅电影中的保罗已经悲痛得没力气大喊大叫,原著里更是写道,他一把钱塞到亨利手上就转过身哭了——保罗一直拿天资聪颖的亨利当儿子,十四岁时亨利第一次挖掘出一个大商机,保罗骄傲极了,搬出一面大镜子,要用来给亨利订做燕尾服。至于令亨利投靠FBI的导火索、即亨利怀疑保罗是要借去外州执行任务而灭掉他一事,也是怎么看都像是吸毒吸出来的妄想——真想杀他有必要这样大费周章吗?为了推进这层讽刺,随后在与FBI讨论“证人保护计划”时,尽管凯伦不停地说“我可不能忍受见不到父母”,亨利却只执着于能否被安排躲去温暖的地方,仿佛他自己的家人全都不存在一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分百意大利人的汤米是个特别孝顺的好儿子,亨利真是集合了意大利和爱尔兰人的缺点),对妻子说的那句“不管你干什么”,更在不经意间道出了真相:其实,如有必要,妻子和女儿他也可以扔掉。因此,西科塞斯真正的想法,是法庭上某位辩护律师的台词:“人们将叛徒称为‘鼠辈’(rats),是因为老鼠为了求生存,什么事都做得出……”



    我第一次看《好家伙》大约是七年前,后来与同学讨论,我们也都认为亨利是个本性不坏的人,至少没有坏到吉米与汤米的地步。可越回顾,就越感到亨利才是全片最大的谴责对象,他简直生来就是叛徒。对家人,他冷漠而残忍,只盯着他们的过失而不考虑自己的责任;对“兄弟”,他亦以纯功利的眼光去评判,乃至绝口不提他本人在几起抢劫与杀人事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透过他的眼睛,只能看到汤米与吉米的暴虐与荒唐,他从未将他们视作朋友;直至结尾处他作为“普通人”从公寓中走出,仍挂着法庭上那种小人得志的无耻笑容,怀念着他唯一的牵挂,“lifestyle”。更恐怖的是经由以20世纪最真挚的爱情圣曲《Layla》配乐,那段酣畅淋漓的血色大清洗竟散发出了一派令人目眩神迷的浪漫与迷狂——这才是亨利对这一切的真实看法:发自内心的热爱。他绝非天生嗜血,也能分清是非,却在对物质与面子疯狂且空虚的追求中渐渐丧失了“人”的感情;与他一样,凯伦也成为了虚荣心的牺牲品。我越想越感到有些害怕:如果我曾受到这个迷宫的误导,是否意味着我心里也存在着能让这些东西滑进去的缝隙?


     
    《好家伙》的另一个译名《盗亦有道》,着实来得很妙。原著中写得很清楚,有组织犯罪的崛起,蕴含着法制不健全、移民大浪潮等历史必然,如令亨利等人掘到第一桶金的打劫卡车生意,便是赶上了FBI对这类案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大好时代”;再如那位杀人不眨眼的吉米,幼时曾辗转多个寄养家庭,饱受虐待。可是当有日渐壮大的黑帮发展成少年们的“梦想”,当金钱与地位成为人们唯一的评判标准与追求目标,也便只能催生出亨利这种毫无担当的无赖、卑鄙无耻的叛徒与彻头彻尾的恶棍——他过早地进入了那个唯利是图的装逼世界,自然也就过早地丧尽了天良。安于地头蛇之位的保罗相较其他人要“无辜”(至少在西科塞斯的处理下,他的主要事业似乎就是找大排档小老板敲诈鸡毛银子,不停叫手下人别胡搞别贩毒,简直比警察更有责任感……),他的结局,预示着率领乌合之众从事黑色产业注定不会有未来。



    而足以荡平一切的证人保护计划,则令我想起了儿时另一部对我影响甚大的电影、同是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忠奸人》,那部片子里有一位能对其实是FBI卧底的好友说出“如果卧底是你,我会很高兴”、慷慨就义前也不忘展现对妻子深沉关心的艾尔帕西诺(对,我看了那期佳片有约)。可《好家伙》将这层仅存的浪漫也彻底撕毁了,它所展现的背叛图景甚至因太富有生活质感而充满了纪实的厚重。种种看似与主线无关的片段——聚会、喝酒、烹饪、夫妇矛盾——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他们与我们,真得就有那么大的差别?倘若把“贩毒”换成别的事情,“幻灭”、“虚荣”、“浮躁”这类字眼,真得还那么遥远?如果你仍浑然不觉,那么,恭喜,最后一幕中亨利希尔那恶魔般的微笑,正是朝向你的。



    PS,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给我的支付宝打点捐赠,支持贫穷少女自由闯作……kayrourke@sina.com

     4 ) 强大还是虚弱

    以前,看到他们肆无忌惮的暴力,会觉得很强很过瘾,对人对已的那种狠劲也是一种魅力,有一种力量的美感和放纵的快感。
    现在,看到的是他们的虚弱和脆弱,他们其实是最不堪一击的一个群体,躲在帮派和暴力下的,是一个永远没长大也拒绝长大的小孩,一个什么责任都承担不了小孩。

     5 ) Goodfellas之外的故事

    Goodfellas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角色们在真实的生活着。
    巴士底的猫整理
    1. Jimmy Conway,真名为Jimmy Burke。片中的主要犯罪者,1996年4月13日死于肺癌,死时已64岁。
    2. Henry Hill,1989年与Karen离婚,90年代初被从证人保护计划排除。Hill曾经作为意大利厨师工作过一段时间。2005年3月,他再次因携带毒品在内布拉斯加州被拘捕。Hill现在生活在加利福尼亚的马利布计划于今年和未婚妻Lisa Caserta完婚。2007年10月,他在康涅狄格州开了一下新餐馆,叫“Wiseguys”,但是餐馆之后遭到火灾侵袭。他目前为止出过三本书:《The Wise Guy Cookbook: My Favorite Recipes From My Life as a Goodfella to Cooking on the Run》,《A Goodfella's Guide to New York: Your Personal Tour Through the Mob's Notorious Haunts, Hair-Raising Crime Scenes, and Infamous Hot Spots》和《Gangsters and Goodfellas: Wiseguys, Witness Protection, and Life on the Run》。
    3. Karen Hill,传闻她与Paul Vario有染,1989年与Henry离婚。他们的两个孩子2004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在逃亡:黑手党童年》。据说Karen一直在布鲁克林区做牙医。
    4. Paul Vario,于1988年11月22日死于德克萨斯州,终年74岁。他的遗体被埋葬于纽约皇后区的圣琼斯公墓。
    5. Tommy DeVito,真名为Tommy DeSimone,绰号“Two-Gun Tommy”。Henry Hill在他的书《Gangsters and Goodfellas》中曾经讲述了Tommy的死亡经过。在Henry入狱期间,Tommy曾试图勾引Karen,遭到拒绝后试图对她进行强奸。当时Karen已与Vario有染,于是Vario作为报复把Tommy谋杀Jerothe和William Devino的事情告诉黑手党组织Gambino家族。1979年1月14日,借“made”之名被Thomas Agro杀死。

     6 ) 种豆得豆,种胚得胚。

    做坏蛋很可能是一大部分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遍欲望

    首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看黑帮片?”

    为何大家会喜欢这些罄竹难书的杀人犯、无恶不作的抢劫犯、做尽坏事的恶棍?为何美国黑帮成员如此世俗而残忍的暴力角色在大银幕上会被如此美化?

    我们到底是被地下犯罪世界老大所吸引还是被黑帮分子背后代表的东西所吸引?黑帮分子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如果你觉得他们追求的只是金钱或女人那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看看我们的老教父吧)。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不难得知:毕竟黑帮分子往往会直接说出自己想要什么。

    我不想写数学

    我也不想看我的数学老师写数学

    不知道你是否在遇到挫折或者受到委屈之后越复盘越生气,觉得刚刚怎样做怎样做会更好,然后开始幻想自己完美的解决、幻想自己胖揍了一顿坐在第六排的老弟、幻想自己kick欺负自己的人的ass、对着镜子霸气的自言自语,其实也不算是阿Q,但在这个自己精神中创建的理想世界多少算是点安慰、解气吧。(还是说因为我从小就是个loser才这样?)

    《阳光灿烂的日子》&《出租车司机》

    在理想化的生活中,世界是围着你转的,你无所不能、你可以为所欲为、所有一切都唾手可得、所有人都会对你尊敬有加。而黑帮分子正是这幻想的具体表现。

    世界以黑帮分子想要的方式方法运作:他可以动动手指就发号施令、当他走入房间人们会立马尊敬的请他落座、做上千万交易的时候仅仅只需要轻轻的点点头。黑帮分子的这种能力超越了我们所说的钱、性等简单的欲望(突然记起我高中历史老师说过,你想吃饭、睡觉那是人性,但是如果你想吃炸鸡汉堡山珍海味、想睡席梦思顶级奢华床垫那就是人欲,我就提一嘴),而表明黑帮分子已经实现了对世界的绝对统治。

    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吧。然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好家伙的这段话了。

    掌控感,或者说................对于自己生活的控制欲

    那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如此暴力的东西呢?

    因为暴力代表着禁忌,而禁忌代表了不能触碰之事,但若不是道德束缚,不能触碰之事其实非常吸引人。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有很多人天生反骨想要去尝试刺激的东西,但由于从小到大种种“高墙”把人们“体制化”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在电影中寻找这种刺激,而这些“禁忌”又因为他们的不可触碰性而给予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力量感。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我们会有保持一定距离观察禁忌的欲望。这些黑帮分子有某种力量能做到我们永远不敢做之事,而电影屏幕正成为了我们远远观察但不触碰这些禁忌的最佳距离。

    老马也在采访中提到他在小时候就知道了自己要拍的电影不是给小孩看的,一点也不想他们在晚上6点或者8点在电视上播出。而他展现的暴力也是带有“自我批评”性质的暴力,不是为了“美好”而拍的,而是自食苦果式的暴力(现在想想就不难懂《好家伙》里以下犯上后Tommy偿命、《爱尔兰人》中Frank使用暴力庇护女儿却导致在亲情中间竖起一道道高墙这一类设计的用意了)

    妻子对Henry的想法亦如我们对黑帮分子的这种“距离”

    但这些显然不是老马想要表达的全部主题。

    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好家伙》到《赌城风云》再到《华尔街之狼》甚至最近的《爱尔兰人》我们都不难看到一个个走上人生巅峰的主人公在这些“果汁糖块”当中是如何跌入谷底的。老马会在前期让你看到温情、神圣、fancy、rorty,会看到唠唠叨叨的黑帮成员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后期则无情的将一切毁灭,黑帮世界的残酷则因此而凸显。《好家伙》中甚至用了一个载入影史的长镜头带我们见证了Henry黑帮生活所带来的荣耀时刻、威慑力、娇奢、嚣张自负、游刃有余,也可以看得出妻子Karen对这一切的享受与喜欢,该长镜头的调度技惊四座,属于是斯坦尼康教科书都不敢这么写的存在,在影片31分31秒,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好的,那么这帮大坏蛋的辉煌你也看到了,他们的下场你也看到了,老马去描绘这些反道德模范人物从来都不是要给出一个正邪对抗式的答案,而是给出选项,至于怎么选,那是你自己的事嘛。

    斯科塞斯非常擅长塑造极具魅力又略带缺陷的男性角色

    生活化

    说起来有点奇怪,一部描写远在美国的黑帮分子生活的电影既然颇能引起我的共鸣。区别于教父嘴含棉花式大道理演讲以及美国往事年代感诗情发泄,这部片子反倒更贴近“生活”。有人说《好家伙》像流水账,在我看来反倒是“行云流水”。契诃夫在书信就曾经写过“人不是每天都在谈恋爱和杀人的”,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吃饭、睡觉、聊一些无聊的话题、发一些牢骚,《好家伙》则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将其全部囊括进去了,里面的黑帮成员啰啰嗦嗦的、爱开玩笑、甚至有些粗鲁,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写照吗?(希望没有冒犯到您,对号入座即可)

    Henry第一次被抓后所有人好像他破处了一般拥抱他、祝贺他

    Karen开车去找Henry算账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起哄、大笑,让我一下就梦回在学校那种一大群人骚扰好兄弟谈恋爱的快感了哈哈哈。除此之外片子还大量展现了黑帮分子的生活,过圣诞、开party、意大利肉丸、乔佩西还贡献了一场声色俱厉到比黑帮还黑帮500倍的表演,不仅把Henry给唬住了,观众们也一脸懵逼,最后说很怕Henry经不起考验甚至还点了题(强尼戴普的《黑色弥撒》里有一段餐桌戏神似这场表演),听说还是乔老爷子的即兴表演,老马事后想了很久怎么处理这一场戏,最后选择每个镜头留下6-9秒好让观众看清楚众人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如此简单的闲聊开玩笑也能弄的全场颓唐不安可能也就只有乔佩西了吧。(在这里吐槽一下,晃过神来才发现第一次看这位只有163却极具威慑力的恶棍的表演居然是《小鬼当家》里的笨贼)

    I amuse you?

    对于这些家伙来说压根就没有秩序。我虽然没有杀过人越过货(我也不想,我已经保持了18年遵纪守法),但看这片子总能让我回忆起些什么,在学校里就有很多秩序,老师们用心良苦的想要我们乖乖学习,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为了不被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体制化,我们只能“偶尔”的打破一下规则以奖励自己数学课没有睡觉。

    学校不让卖可乐/泡面/充电宝,我们就约好校外的人隔着铁栅栏交易,但麻烦在得像躲着FBI一样小心纪检部和德育主任,但是还好我们在电影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电影教会我们要有人放风盯梢,要有人去拖延,我们也发现有时候纪检部的同学们可能也需要喝可乐,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纸包不住火,我们被德育主任“光顾”过几次,但凡跑慢两步或者被你的“好兄弟们”推两下就被拍照传给班主任了。

    因为这件事使得好好一高中变得跟“商学院”似的,对于学校来说也确实叔可忍婶婶都不可忍了,校长便下令用铁丝网拦了起来,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感谢上帝让人类发明了互联网以及美团外卖。但是仍然有些麻烦事,得躲在男生宿舍极臭的厕所打电话给快递小哥告诉他

    1.不要穿外卖服(蓝色黄色都达咩!)

    2.把摩托车挺远一点

    3.到时候我们会叫他表哥或者叔叔(具体情况视外卖员年龄而定,我们暂时还没有见到可以叫爷爷的)

    PS:如果校长或者主任哪天一时兴起守在校门口抓外卖的话,恐怕就得给外卖小哥发一条“有内鬼,终止交易!”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

    貌似有点跑偏了,我们回来谈谈角色。

    真正的黑帮老大迈克·弗兰泽斯(此人是时代杂志选出来最具影响力的50个黑帮首领中唯一一个在世的,退役后成了网红,电影里在那个酒吧介绍各路人马的长镜头里有他)在节目中对《好家伙》进行了点评,先是这部片子是他看过的最贴近真实黑帮生活的(除此之外还有强尼·德普的《忠奸人》以及老版《高蒂传》),然后就开始说所有人这些人Henry、Jimmy、Tommy他都认识(救命),Henry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风光,电影做了许多艺术加工,但是你可以把他看成大多数黑帮份子的写照,不愿意做一个nobody每日996或者007,就像台词“能参加帮派比当美国总统还爽”一样,他有一种想要成为somebody的情绪(《黑道家族》中的侄子Christopher也是如此,不气盛怎么叫年轻人?),但其实也有成功过,但由于不听Paulie(我感觉类似低配版godfather式的角色吧)、不照顾家庭、贪图利益等等都让他自食其果了(中国俗话讲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哈哈哈)。

    这位大哥同时还点评了Tommy,他认识Tommy但平常不在一起玩,因为Tommy对他来说就是个“疯子”。(这里值得再次提起乔佩西精彩绝伦的表演,然后吐槽一下被Tommy射杀的那个“小蜘蛛”后来跑去演《黑道家族》Tony的侄子Christopher了,然后还有Henry的妻子演了心理医生,加之黑道家族频频提起老马的电影,衣食父母了属于是哈哈哈)。这位大佬的点评是像这种如此嚣张、喜怒无常的人往往都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从片子也能看得出来,老马让观众沉浸在喜悦的情绪中冷不丁的就给他开了一枪,子弹射穿了脸连棺材板都不方便打开,除了那个再次用在了《爱尔兰人》里的空荡荡房间镜头之外几乎没有再多铺垫,如同盖里奇/昆汀一般人物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但是却不同二位的戏剧性,这里更多是一种惋惜、惊讶、沉重但是又理解等等混杂的情绪。这几个角色倒颇有宿命论之感,人生确实反复无常,老马用这种手法把黑帮世界的残酷无情再一次展现给了大众,也告诉了大家现实不是吴宇森式的枪战与英雄豪情。

    PS:Henry在B站有个视频是时隔多年他和Paulie的手下通电话,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啊。

    大佬说他打包票肯定现实生活中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Tommy的尸体&到现在都还有人在悬赏Henry的脑袋

    貌似又跑偏了,那分析一下本片的拍摄手法吧。

    叙事结构其实和线性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人们在回忆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会先想起所谓的“闪光记忆”,好家伙开篇便是如此,同时这还是Henry一生的转折点,等观众一路看下去直到第二次看到这件事时不免会发出“我靠原来是这样”的惊叹(这手法很常见却很有效,想想《绅士们》、《赌场》怎么开的头吧)。你无法想象最后Henry在红光中定格、变焦向前推、旁白出来、同时兼具怀旧感与力量感的音乐伴随鼓点出现对于我造成了多大的冲击,感觉我整个都要飘起来一般,加之Tommy向那人开枪的时候短暂的静止了一帧,枪火在空中闪烁,你就会想“That's what films can do”。(关键你会发现躺在车尾箱的那句尸体头上裹着白布,宛如圣母玛利亚 这是老马的片子,你别告诉我这是仅仅巧合)最后再官方的点明一下其引起观众猜想、奠定全片基调啊巴啊巴等等的作用了。

    色彩与打光自不用说,老马的片子总是能找到大块的红色,而他也几乎囊括了所有红色可以表达的意思危险、热烈、流血、性、爱情、热爱、愤怒、狂暴一切的一切,使得观众在必要的时候情绪化非常到位。

    这里剪影的处理有丢丢像PTA《血色将至》的海报,大块颜色的使用则让人想起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

    处理手法上我们还能看到老马风格化的一贯影子,从《祖与占》学来的大量旁白,从戈达尔那学来的跳剪、打破第四堵墙、定格,颇为间离的风格在时刻提醒着观众思考,布莱希特就认为如果观众过于投入就会停止思考,所以毕竟老马拍了一部如此酣畅淋漓的片子可不是想观众当作爽片一样去对待的,几个极斯科塞斯的经典长镜头也视点众多且不断切换画面内容与主体,仿佛一边炫技一边使劲摇着观众大喊“Wake up!”

    我写的腰酸背痛的这文章终于也要结束了

    最后分享四个颇有意思的Shot。

    Henry在答应Jimmy不乱花钱、尽量保持低调后买了最贵的圣诞树回家
    Henry在答应paulie不贩毒后转身就开始大吸特吸

    种豆得豆,种胚得胚。

    PS:就是看太多这些意大利式的黑手党片子,加上英国以盖里奇为代表的痞子片,我现在简直说起英语就是F,意大利人的英语实在太有感染力,什么come on!Do me a favor!之类的在我脑海真是挥之不去。

     7 ) 我们的关系

    在能力范围之内,我会帮你
    没有冲突到我的利益的时候,我来帮你出头
    你不出卖我,我看得起你
    --这是大哥和小弟的关系
     
    你出了轨,我劝你归家
    你若死了,我为你落泪
    --这是哥们儿的关系
     
    终于出事了,你没路了
    你好自为之吧,我得自保
    "我只好卖了你,我也得自保",你也这么想
    --这就是我们的关系
     
    哥不会怪你
    倘若我走上这条路
    我也会卖了你
    --这就是我们的关系

     8 ) 名家异见:宝琳·凯尔对《好家伙》的批判【译】

    作者:Pauline Kael (The New Yorker)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在《好家伙》中,斯科塞斯有了一定的长进。它与《愤怒的公牛》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那么盛气凌人。和《愤怒的公牛》一样,它是在一种欢乐、愉快的思绪中制作的。在这部影片的原作小说《大佬》(尼古拉斯·派勒吉著)中,那些黑手党成员都是道德层面的矮人。但斯科塞斯是一位始终保持着能量的饶舌艺术家,他不会采用那种反讽的、间离式的叙事。他热爱布鲁克林的黑帮环境,因为它会催生一种混合着扭曲、夸张与繁荣的状态。他电影中的那些黑帮成员,喜欢那种口袋里放着一叠现金的感觉。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飞黄腾达的故事,这一过程还伴随着飞舞的旗帜和人群的欢呼。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吗?我不这么认为。但这确实是电影工业成功的产品——通过生动的戏剧化形式呈现的新闻报道。每一帧画面都是如此活泼、生动,你可以感受到导演让这些画面移动起来的时候,心中怀着的那种热情的愉悦。当影片的核心角色亨利·希尔(雷·利奥塔饰)穿过一条长岛的街道,去殴打那个试图和他的女孩调情的男人时,我们看到了盛开的茱萸。在整部影片中,这些黑帮成员所处的那种郊区的、满目葱翠的环境,都处于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这些恶徒们总是在灌木中或树篱旁进行谈判。他们还会用仪式化的、社交性的方式准备食物——搅拌大桶的调味料,将大蒜切成剃刀般的薄片。我们看到他们出没在酒吧和餐馆中,他们在这里享有优待。他们也会出现在自己嘈杂的家中,我们会看到俗丽的内景空间。他们还会聚集偷来的东西、勒索餐馆老板、劫持、纵火、在机场准备盗窃货物、埋葬被谋杀的受害者。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如同歌剧的主题一般。

    那么,它缺少了什么呢?好吧,我们没有看到伟大的故事。这部由派勒吉和斯科塞斯共同完成的剧本,其实并不是真正戏剧化的。相反,斯科塞斯只是提高了自己的音量,而那些家伙们也只是逐渐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拼命努力,然后最终爆发。不过,这也不能算是那种将野蛮当作娱乐的无脑电影,不是那种好人对抗坏人的电影。斯科塞斯只是呈现了野蛮的勒索犯罪行为,并告诉我们,这就是那些男人的全部。斯科塞斯的杰克·拉莫塔只能做一件事:打斗。而这部影片里的这些家伙也只能做一件事:抢劫。

    这部影片的原著小说基于真实存在的亨利·希尔的故事。他在加入联邦证人保护计划之后,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派勒吉。而在这段故事中,这部影片选择的时间点是1955年,一个十一岁的、乐于助人的、半爱尔兰半西西里血统的男孩,在布鲁克林街区帮派的出租车停车场里担任跑差,这个团队的头目名为保利(保罗·索维诺饰)。作为帮派的宠儿,亨利获得了他想要的批准和大量的零用钱。当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了一家建筑公司的工资名单中,他也已经切身体验过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了。在此后的岁月里,犯罪对他来说就成为了一种游戏。他与老友吉米(罗伯特·德尼罗饰)和汤米(乔·佩西饰)并肩作战,真的通过欺诈勒索赚了一大笔钱。而当他带着自己的犹太女友凯伦(洛南·布雷科饰)来到那些浮华、昂贵的场所时,他会拿出大笔的小费,人们也把他当作是一个名人。(而他不过只有二十一岁。)凯伦并不是那种行为不检点的女人(她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但她喜欢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危险的感觉。他的生活看起来就如同波多黎各日的游行混杂着摇滚音乐会。当她看到他的枪时,她感到很兴奋(他用那把枪猛击他的敌人)。在《愤怒的公牛》中,那个年轻的男人试图在那面砖墙上砸出一条路;而在《好家伙》中,年轻的男人找到了一个热情而温暖的团体,它的成员首先包括保利和他的帮派,接着包括吉米和汤米,最后包括他的妻子——凯伦——和许多孩子,还有一个被安置在公寓中的情妇。

    当亨利对汤米和吉米的暴力行为表现出令人困惑的反感时,我们感到这部影片似乎有些脱离正轨。在一场卡牌游戏中,乔·佩西扮演的汤米一边插科打诨,一边开枪击中了一个少年,因为他倒酒的速度太慢了。像这样的事件——它们被设计得极端精密——似乎在挖掘亨利心中那已然觉醒的感性。但这些契机最终并没有造成什么结果,所以它们似乎显得有些敷衍了事,有种落入俗套之感。(德尼罗也有一场让亨利失控的戏,但这最终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部影片的一些基础元素,本来是可以联系到一起的:它们表明,那种原始的男性犯罪行为,正在逐渐地从内部摧毁黑手党和其他有组织的犯罪团体。德尼罗扮演的吉米这一生都在策划一场劫案——六百万美元的汉莎航空劫案,在当时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高的劫案——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团队。他们是如此地没有纪律、如此缺乏大局意识,他们开始进行铺张的消费,而偏执的吉米无论如何都想保住所有的钱,他感到很遗憾,但他觉得自己必须重击他们——也就是把他们干掉。(在抢劫成功之后,至少发生了十起谋杀案。)保利对毒品有严格的规定,因为毒品会把男人变成那种摧毁「家族」的告密者。但是,当问题涉及到被囚成员的妻儿时,这个家族并没有相关的礼节(或者说是深谋远虑)。所以,当亨利入狱之后,凯伦成为了他的搭档,帮他走私毒品,让他得以在内部贩卖——就像是常规的特许经营那样。接着,他就开始吸食可卡因了。当亨利出狱之后,他开始在长岛的家中经营自己的生意。这时候,他已经成了一个狂躁的病人,他准备出卖自己的导师保利和他认识的所有兄弟。而且,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因为他最亲近的朋友吉米也准备干掉他和他的妻子。

    但是,斯科塞斯并没有对这些事件进行戏剧化的处理,他只是简单地将主题——甚至是故事——呆板地呈现出来。在一个匆忙的、仍未成型的收尾段落中,他将一些脉络串联到一起,然后在最后的字幕中告诉我们某些角色的信息——但却省略了这些信息中的一些极为有趣的部分。希尔是如此坚定地走上了邪恶之路,以至于当他被证人保护计划赋予新的生活时,他仍然利用这个机会继续犯罪,结果他最终被逐出了这个计划。但除此之外,我们就对他知之甚少了。当我们阅读字幕,发现亨利和凯伦在二十五年后分离时,我们会感到非常震惊,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并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持续了一段这么久的关系。这是一部有广度却没有深度的电影。我们只是从外部观看亨利·希尔的生活,而他看起来似乎与那种暴徒的生活之间保持着某种距离。《好家伙》就像是一部没有疤面人的《疤面人》(霍华德·霍克斯导演)。

    斯科塞斯曾凭借《愤怒的公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影片被国际评论家票选为八十年代的最佳电影——在那部影片里,他将自己的主角呈现为一个「野蛮图腾」。而在《好家伙》中,他似乎想让自己的角色变得非常浅薄。但是,让这部影片显得单调的,并不是他们那种浅薄的反社会者身份。这部作品的单调之处在于,他在呈现这种反社会性的时候,采用了十分浅薄的构思,我们可以常常在B级片中看到这种现象。当亨利·希尔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住在黑手党的那个出租车停车场对面,观察着这些罪犯进出豪华轿车的那种浮华的生活。他想和他们一样干点大事。他观看到的那种生活,和我们这些观众从斯科塞斯的电影银幕上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这部影片并没有邀请我们去认同他的渴望。

    当然,就算一个演员扮演的是一个浅薄的家伙,他也可以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理解这个家伙的动机与情感。但是,这些演员和他们的角色比起来,似乎有些太老了,他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一种稳定的印象。在这部影片中,他们只是让我们看到一些孤立的、可怕的场景——佩西扮演的汤米逼问道:「你是什么意思,我很搞笑?」;而当德尼罗扮演的吉米将凯伦引入那潜在的死亡陷阱时,他的脸上带着一种不自然的微笑。

    但是,这部影片的技法又是如此精湛,它让你仿佛身处一场真人表演。这是斯科塞斯的秀场。他在七十年代早期称为了一个成熟的导演,在那时,许多电影爱好者仍然坚守着那种六十年代的理念:一部好电影应该归功于它的导演。在这种观点中可能隐藏着某种真相,而斯科塞斯为我们呈现了这种真相。

    电影的制作过程变成了影片的主题。你只想谈论那精妙运转的摄影机,还有那些定格画面和跳切手法。这或许是那些年轻的影迷如此喜欢斯科塞斯的原因: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对他的电影作出回应,他们想要成为他。当奥逊·威尔斯制作《历劫佳人》的时候,电影制作过程几乎接管了一切——那部影片的全部内容,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华丽技法。但那是一部1958年的电影,在那时,制作一部惊悚片、表达你自己对电影媒介的狂热,可以说是令人兴奋的壮举。而且,威尔斯并没有抽空自己的角色,与之相反,他让他们显得更为复杂,以贴合他那华丽的风格。他为我们呈现了熠熠生辉的影像。而到了1990年,当一部电影处理了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采用了史诗级别的长度时,我们可能会开始想念那些真正深入人心的角色——在斯科塞斯的《生命课》(源于集锦电影《大都会传奇》)中,尼克·诺特所扮演的、狡猾的莱昂内尔·多比,将一切元素都整合到了一起。

    斯科塞斯就像是那种兴奋的瘾君子,他会唤起你的欲望,让你想和他一起闲逛、听他讲述一切元素生效的方式。在这方面,他可以算是一个大师。但是,在这部影片的主要元素中,我们看不到那种丰满性和丰富性。没有结构上的变化,也没有高潮。它只是在最后终结而已。这种做法可能有时会生效,但我不认为这部影片做到了。那种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自娱自乐,如今是否还能让某些观众满意呢?或许吧,毕竟看电影的过程可能也和吸毒一样,是在追求纯粹的感官愉悦。这就是斯科塞斯对于地下生活的观点。这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年轻的影迷,对某种导演生活的梦想,而在斯科塞斯看来,这种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遥远。

     短评

    «教父»«美国往事»«好家伙»,三大黑帮经典,居然无一能看进去,罪过~~

    8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全片和《赌城风云》基本相似,缺点在于叙述过于流水化,开始的成功犯罪、家庭纠纷,以及最终的后果。这二部片先看者得4星,后看者得3星。德尼罗非常适合演大佬。

    11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还行

    不知道jimmy有没有活到04年出狱

    13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虽然我对他很生气,但是他对我还是有吸引力,我没法想象离开他,谁说一定要她赢我赢…” 完全没想到会是跟《美国往事》完全不同的逗比黑帮片,而且全程高能,毫无尿点,2个半小时轻松愉悦,尼玛也太好看了!#上海电影节Day3#

    1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华而不实的流水账

    21分钟前
    • LOOK
    • 还行

    教父后最好的黑帮片之一吧。Martin Scorsese对节奏的控制力无与伦比。

    2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细致迷人的黑帮励志片 德尼罗在老马的片子里永远那么帅 最后性手枪的歌一出才恍然其实是部摇滚电影

    31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凯迪拉克是自掘的坟墓,入会通知是死神的招魂,冲走的毒品是最后的稻草,借来的铁铲是末路的警告。庆贺我走出法庭的无恙,也庆贺我过上天堂人生。劝说她走入尽头的小巷,也劝说她步入地狱暗门。黑帮杀人前从不提前告知,犹如死神。生活最难改变的是习惯,犹如坠崖。原来一世枭雄,换来一份番茄鸡蛋面。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这个故事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在于他们的奋斗永远不被承认,他们的命运由始至终只有一个结局:被抛弃。神话的意义就在于结局亨利逃脱了这种命运,而方法正是他在险恶江湖中学来的规则:没有规则,没有道义。”

    33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还行

    揭开所谓江湖道义温情脉脉的面纱。片尾吉米和亨利饭馆碰面的戏人物张力强,他们多年坎坷,彼此牵绊,可完全不信任对方,最后谁能活完全取决于谁先出卖感情与人心,或者说他们之间所谓的兄弟情从来就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虚无之物。传记片风格,长镜头瞩目,又残忍又喜感。

    36分钟前
    • 马马
    • 推荐

    抛弃当时黑帮片流行的教父式浪漫主义史诗特色,以粗粝写实手法表现黑道人物原生态生活状况,对暴力场面和价值观的展示都有鲜明特色。德尼罗、乔派西等演技派明星的表演更是无可指摘,上映后好评如潮,被誉为影史上最能真实反映黑帮生活的电影。

    3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这才是现实,赤裸裸的黑帮真相。德尼罗演得真好。

    4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如果说科波拉把黑帮拍成歌剧,那斯科塞斯就是把黑帮拍成摇滚:没有秩序,只有混乱,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能掌握命运,每个人却都不得不在命运面前低头。时隔三年后的重看,发现自己当初还是幼稚,惊叹老马的运镜和剪辑真是神乎其技。

    4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黑社会破梦,一句不合,玩笑几个来回,随时挂。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电影最后保利被抓,旁边有人说“快去华尔街,那里全是经济罪犯。”23年后2013年马丁•斯科塞斯去了华尔街,抓住了《华尔街之狼》。

    5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唉,流水账,看了一小时发现剧情还没开始,然后被告知就是这样= =|||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满分给全世界最忙的雷里奥塔,说了一百多次fuck的乔佩西,1小时38分14秒开始的最帅最酷最炫的罗伯特德尼罗特写,138秒的长镜头,啰嗦卖假发的莫里,戴帽子才坐飞机的傻妹妹,打酱油被爆头的萨穆埃尔杰克逊,片尾的经典钢琴曲,把黑帮传记拍成浪漫黑色喜剧的马丁斯科塞斯,和这部我的史上最爱影片之一。

    1小时前
    • Fantasy
    • 力荐

    不喜欢利奥塔这个演员,因为长相太妖。德尼罗应该是大配角,怎么写在第一位了?还是他有味道。摄影机跟着人物在夜总会繁忙的厨房中静静穿梭的镜头在黑帮片里有不一般的魅力。

    1小时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你什么意思,我很好笑?”……此经典桥段取材于乔佩西的亲身经历,当年在餐馆工作时,年轻的佩西曾经就这么夸过一个黑帮很好笑,结果赞美换来冷脸。斯科塞斯听过此八卦后决定加入戏中,但脚本里并没有,所以佩西和利奥塔的互动让现场其他演员真实错愕!

    1小时前
    • 赱馬觀♣
    • 推荐

    平铺直叙纪录片似的黑帮片,描述了一个小混混的堕落史,不过结局还算光明。一个从后门进入厨房再进到大厅的不动声色的长镜头,就注定了一部经典的诞生。

    1小时前
    • 私房歌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